奥尔菲斯的话,毫无疑问的略微打动了昆虫学者。
比起最初的震惊,她从不敢置信变得怀疑,渐渐相信这就是奥尔菲斯的内心。
见识广博的昆虫学者并不知道,奥尔菲斯不是到人格分裂的地步,其症状其实更偏向于人格解离。
简单来讲,如果将人的内心世界比喻成一面镜子,那外来的冲击就是奔向镜子的组合猛拳。
为了不让镜子直接碎成一地无法拼合,意识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让镜面碎裂,即人格解离——
剥离了一些情感,更坚硬的去抵御攻击,保留大部分自我潜意识,较脆弱的转到角落。
人格解离的目的是为了活下去,是为了不被击垮,保护痛苦的大脑或者身体度过难关。
所以比起大部分人渐渐熟知的人格分裂,人格解离往往都会有一个历史性的,根源的共同锚点。
这个锚点帮助他们稳定自身,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又继续组成若有若无的镜面,维持主体的大致稳定。
熟悉心理学的庄园主曾说过的,名字是最简单的暗示。
选择“奥尔菲斯”这个名字,是不同人格对自我的维护,也是锚点的传递。
不同的镜面反射出不同的爱丽丝,每个人眼中的她都不一样,感情难以做出区分。
没有血缘的亲情渴求,产生了极致的患得患失,随之变成对爱情,对组建幸福家庭的渴望。
可这种幻想带来的不稳定感让奥尔菲斯妄图增加更多的锚点,潜意识里稀少到可怜的安全感驱逐着他继续增加与爱丽丝的关系,最好是怎么也解不开的。
人格解离的混乱与围绕锚点的诡异统一,使侦探的自白在昆虫学者看来是如此的惊世骇俗。
爱情易变,那所有感情呢?
昆虫学者说爱情没了,你有什么?
奥尔菲斯说爱情没了还有幻想出的无敌亲情,友情,保护欲,对敌人的警惕与挽留,退上一万步,就算对方变成怪物了也照样可以把他的噩梦变美梦……
昆虫学者没招了。
因为她发现奥尔菲斯好像真没撒谎。
爱丽丝曾经说过去没留住她,被留在过去,无法走出来的是奥尔菲斯。
是啊,没办法走出来,毕竟笼子里不仅有仇恨,还有他们的回忆。
就算什么都忘了个一干二净,强行把笼子拆掉了,记忆空白的老侦探还偷偷拼了个夜莺女士,熟练施展最拿手的自我安抚——
两眼一闭,梦中见面目已经模糊的她。
“好吧,这个答案我勉强认可了。”
昆虫学者重新端起咖啡杯,若无其事道,
“不过您的回答确实让我感到了惊讶。比起过去那个牙尖嘴利,八面玲珑的人,您唯一能赢的,是足够坦诚。”
“那家伙可从来不会承认这些,甚至有意在回避这个问题。以至于我很难看穿他的想法,完全不知道他把爱丽丝摆在了个什么位置。”
昆虫学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发言,让侦探一愣。
他强笑道:“您刚才问了我对爱情的看法,应该……是指她吧。”
昆虫学者淡定
第609章 重逢之时「三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