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让来吃饭的人都知道,咱们是从这儿寻到的好日子。”
王红梅转过身,鼻尖蹭到他的下巴:“好,到时候我还得绣个天安门的手帕,给你擦汗用。”她歪着头,眼里闪着光,“就像现在,你陪着我看天安门,以后我也陪着你守着铺子,守着咱们的家。”
太阳渐渐升高,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可邢成义觉得,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他和王红梅。他们沿着长安街慢慢走,手牵得紧紧的,春风吹过,把他们的笑声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洒在了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里,像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只等岁月生根发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天安门广场往南走,护城河的冰早就化了,水绿得像块刚磨亮的玉,岸边的柳树枝条垂下来,嫩黄的芽苞在风里轻轻晃,像王红梅辫梢的绸带。邢成义忽然停下脚步,指着河对岸的角楼:“你看那楼,像不像咱老家糖画里的亭子?”
王红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角楼的飞檐翘得高高的,斗拱一层叠着一层,在蓝天下描出精巧的轮廓,真像被巧手捏出来的糖艺。“听说那是故宫的角楼?”她记得李姐说过,故宫的房子有九千多间,每间都长得不一样,“以后能进去看看不?”
“能。”邢成义把她的手攥得更紧,“等下次休假,我带你去。听说里面的太和殿,金砖铺地,皇帝以前就在那儿上朝。”他想象着她站在太和殿前的样子,蓝布棉袄在红墙金瓦间一定很显眼,像朵从乡野开到皇城根的花。
正说着,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自行车经过,车铃“叮铃”响。邢成义买了两根绿豆冰棍,递一根给王红梅:“尝尝,开春的第一口凉。”冰棍冒着凉气,甜津津的绿豆沙在舌尖化开,像把春天的清爽都含在了嘴里。王红梅咬了一口,冰碴沾在嘴角,邢成义伸手替她擦掉,指尖的凉意混着她脸颊的暖,像冰遇到了火。
走到前门大街时,老字号的幌子在风里招展,“瑞蚨祥”的绸缎、“内联升”的布鞋,门脸都透着老BJ的讲究。王红梅在一家卖绒花的摊子前停住脚,摊主正用彩色丝线缠花,指尖翻飞间,一朵牡丹就活了过来。“真好看。”她小声说,眼睛盯着那朵花,像盯着面案上刚捏好的玫瑰酥。
邢成义看出她的心思,掏出钱给她买了朵小小的绒花,别在她的辫子里:“比刚才那朵绸带更配你。”王红梅对着摊子上的小镜子照了照,脸颊红得像绒花的颜色,忽然踮脚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比冰棍还凉的吻,却烫得他心头发颤。
路过一家卤煮店时,香味勾得人挪不动脚。邢成义掀开门帘:“进去尝尝?老BJ的味儿。”卤煮锅在灶上咕嘟着,猪肠、肺头在浓汤里翻滚,老板用长勺舀起一勺,往碗里浇上辣椒油,香气“轰”地就散开了。王红梅学着他的样子,用筷子夹起一块火烧,沾着汤汁吃,烫得直吸气,却停不下来:“比中店的卤味还香!”
吃饱了继续往前走,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前门的青石板路上跟着走。王红梅忽然想起早上看升旗时的激动,想起纪念碑前的肃穆,想起角楼的精巧,还有嘴里的冰棍、碗里的卤煮,这些味道和景象像珠子,被春风串成了串,挂在记忆里晃悠。
“邢成义,”她忽然开口,声音软乎乎的,“我以前觉得BJ太大了,像片海,我就是条小鱼,游着游着就怕丢了。可现在跟你在一块儿,走了这么多地方,忽然觉得这城也没那么大,因为你在这儿。”
邢成义低头看她,辫子里的绒花在风里颤,像只停在枝头的蝴蝶。他想起后厨的鲍汁,得慢慢熬才会稠;想起燕窝,得温着养才会润;想起眼前的人,得用心疼才会亲。他把她往怀里带了带,让她的耳朵贴着自己的胸口,听着里面“咚咚”的心跳:“以后这城再大,我都牵着你走。你要是累了,我就背着你;要是饿了,我就给你做鲍鱼海参,再不济,煮碗面也行。”
王红梅在他怀里笑出声,笑声顺着他的衣襟往心里钻。暮色慢慢漫上来,前门的灯笼一盏盏亮了,暖黄的光落在他们身上,像裹了层蜜。她知道,今天走过的路、看过的景,都会变成往后日子里的甜,像卤煮里的浓汤,像冰棍里的沙,像他手心里的暖,熬着熬着,就成了家的味道。
喜欢。
第二百二十三章 带你领略春天的美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