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钟声未落,暗潮再起[2/2页]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拿来,要按行业分类的。34;
     小桃被她少见的急切惊到,转身时撞翻了砚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若雪却已抓起铅笔,在信笺边缘快速标注:纺织厂工人抱怨棉纱分配不均的占比从半月前的12%激增至47%;码头搬运工对债券的质疑集中在34;卸货费拖欠34;,可实际上商会三天前刚拨了季度补贴;最让她脊背发凉的是那封来自闸北面粉坊的信,老掌柜用烟杆戳着信纸骂34;顾氏吃独食34;,可顾承砚上周才亲自批了二十袋平价麦麸给他。
     34;这不是偶然。34;苏若雪将登记本拍在桌上,泛黄的纸页间飘出张旧剪报——那是《申报》半个月前的报道,标题《顾氏绸庄新织机占仓库?
     少东家回应:为工人扩产》。
     她突然想起今早去西市米行时,陈阿伯摸着信纸上的指印嘟囔:34;那小报说,只有纺织厂的人才有资格领补贴......34;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是顾承砚的黑色轿车停在商会门口。
     苏若雪抓起信笺冲下楼,正撞进他怀里。
     他身上带着陌生的汗酸味,粗布工装的领口还沾着草屑——这是要去码头的伪装。
     34;查到了。34;她将信笺塞进他手里,发间茉莉被风掀起,扫过他胡茬未剃的下巴,34;负面情绪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人专门挑最能煽动底层的切口。34;顾承砚低头的瞬间,她瞥见他工装内袋露出半截《码头工人作息表》,墨迹未干的字迹里夹着半片枯叶。
     34;我今晚混进十六铺码头的夜集。34;他声音压得低,指腹蹭过她发间茉莉,34;《黎明之声》的散发者总在搬运工收工后出现,他们要的不是骂声,是......34;
     34;是让工人觉得,他们和我们是对立的。34;苏若雪替他说完,手指无意识绞着他工装袖口的破洞——那是他今早用剪刀剪的,说要像真的失业工人。
     夜色漫进黄浦江时,顾承砚蹲在码头货栈的阴影里。
     咸湿的风卷着鱼腥味扑来,他工装裤腿沾着的水泥渣磨得小腿发痒。
     不远处的草垛后传来零星议论:34;老陈头说领不到棉纱?
     可我上月刚从顾氏领了三匹......嘘!
     《黎明之声》的先生说了,那是老板们的障眼法!34;
     月上中天时,草垛突然被踢开。
     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跳上木箱,手里举着张《黎明之声》:34;弟兄们!
     你们搬的是洋人的货,织的是老板的绸!34;他的声音像淬了火的刀,34;顾少东说实业救国?
     可你们的娃还在饿肚子!
     买债券?
     那是拿你们的棺材本填他的窟窿!34;
     顾承砚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看见搬运工老周红着眼举起拳头,看见十六岁的小栓把传单往怀里塞,看见人群里有人偷偷发银元——每塞一块,就有人喊一句34;打倒商会垄断34;。
     鸭舌帽的声音突然拔高:34;明晚八点,虹口仓库,要讨公道的跟我来!34;
     散场时,顾承砚摸了摸内袋的微型录音机。
     磁带转动的轻响里,鸭舌帽的尾音还在震荡:34;记住,你们流血流汗,换来的只是老板们的一纸债券!34;他望着人群散去的方向,工装下的衬衫已被冷汗浸透——这不是普通的舆论战,是有人在给工人们灌迷药,把34;实业救国34;四个字从他们心里剜出来。
     商会顶楼的会议室里,留声机正播放着录音。
     顾承砚扯下工装扔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笔挺的西装。
     他的指节敲着桌面,目光扫过秦老板发白的鬓角、林厂长攥紧的雪茄:34;他们要分化我们和工人,那我们就把工人变成自己人。34;
     34;劳资共治试点。34;他抽出份文件拍在桌上,34;选三家工厂,利润的15%拿出来做工人补贴,建职工夜校、设伤病基金。
     要让他们看见,实业救国不是顾承砚的口号,是每个搬货的、织布的、磨面的都能分到的甜。34;
     苏若雪的算盘在此时打响。
     她抱着账本站起,月白绸衫被壁灯映得发亮:34;我查过三家工厂的流水,15%的利润足够覆盖基础福利。34;她抬头时,眼底有星子在跳,34;阿砚,我来管财务统筹。34;
     散会时,夜已经深了。
     苏若雪抱着账本回办公室,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轻响。
     她推开抽屉想拿钥匙,却触到张硬纸。
     展开的瞬间,墨迹未干的字迹刺进眼底:34;你父亲,还活着。34;
     纸页在她手里簌簌发抖。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照见她发白的指节,照见信纸上未干的墨点——像极了当年她跪在灵前,看父亲的棺木被推进火场时,落进香灰里的一滴泪。
    喜欢。
  

第124章 钟声未落,暗潮再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