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六七章 长青笛(下)[1/2页]

晋叶 青丰岩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愫笑了笑,道:“那是因为蔡邕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你才听说过柯亭笛,就和焦尾琴一样!不过,传说长青笛也一点不比柯亭笛逊色,无论从音质还是音域上来比较,这两支名笛,想必是难分伯仲的!”
     唐辰儿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然后听刘愫接着道:“这芹山淰竹从伐断,一直到运抵建康,已经过去五个多月了,但它表面的青翠之色却分毫不退,这也是长青笛名字的由来!”
     唐辰儿听到这,顿时就明白了,有些难以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一截青竹,支支吾吾的道:“愫姐姐的意思是......那长青笛便是用这种竹子制作的?”
     “不错!”刘愫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道:“长青笛的音色醇厚,音域广袤,很大程度上便与这芹山淰竹有关!”
     唐辰儿已经意识到了这截青竹的价值,不禁有些振奋的道:“那愫姐姐再寻一个良匠,精工雕琢,这世间岂不是很快将会有两支长青笛了?”
     “哪有那么容易!”刘愫摇了摇头,看向唐辰儿笑道:“你忘了柯亭笛是怎么来的了?”
     唐辰儿听闻,脸上兴奋的红晕退了一些,稍稍有些沮丧的笑了一笑,道:“也是,世间名笛可不仅仅只是竹子的问题……”
     一旁的雨儿有些听不懂了,给怡儿使了个眼色。
     怡儿也正有此意,于是她轻轻扯了扯唐辰儿的衣袖,问道:“娘子,柯亭笛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有这芹山淰竹了,还是做不出那长青笛呢?”
     唐辰儿听闻,求助似的看了看刘愫,因为在讲这些典故方面,这个愫姐姐讲的比她生动详细多了。
     而且,对于柯亭笛的由来,她自己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见三双目光齐刷刷的望过来,刘愫轻轻笑了笑,叹了一句:“你们呐……”
     只不过,她的语气中没有丝毫责备,等了片刻后,那婉转清丽的嗓音才再度响起道:
     “相传,蔡邕曾令人用竹子在山林间盖了一座亭子,专门用来纳凉避暑,并取名为柯亭。
     有一天傍晚,蔡邕散步至此,却突逢暴雨,只能在亭中避雨,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当雨滴敲落在他头顶右手边的第九根青竹时,发出的声音格外的悦耳清脆。”
     “于是,雨停后,蔡邕命人抽出这根青竹,果然色泽柔滑,质地精脆,他见了也是大喜过望,便用这根竹子做成了一杆长笛,这也就是柯亭笛的来历!”
     刘愫说完后,看了看摆在面前席案上的那一截青竹,接着道:“所以这等世间名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不是说有了这芹山淰竹,就一定能做出长青笛的!”
     三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唐辰儿想了想后,问道:“那愫姐姐可知这两杆长笛如今在何人手中吗?”
     刘愫看了她一眼,玩笑道:“怎么,你还想买过来啊?”<

第二六七章 长青笛(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