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为由头,拒不执行出兵的命令,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34;李如柏呢?朕为何没有听到他的名字?34;未等做出决断,朱由校像是想起什么似得,猛然朝着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问道,同时再度拿起案牍上的奏本。
听得此话,暖阁内的朝臣们方才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便是重新传阅起手中奏本。
如若不是天子提及,他们几乎险些将这位于辽东形象深远的34;将门虎子34;忘于脑后。
难道说,被天子紧急起复的李如柏依旧不知悔改,漠视祖大寿等心怀不轨的将校倒行逆施而无动于衷?
34;回禀陛下,34;听闻天子的咆哮声,同样是后知后觉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满脸惊恐,断断续续的回禀道:34;李总兵于三月初三当日出京,三月初八抵达山海关,料想应该早就到了广宁才是..34;
这山海关距离广宁城不过五六百里,纵然是以寻常百姓的脚力也足以赶到广宁,遑论是终日渴望着34;戴罪立功34;的李如柏?
司礼监掌印略显尖锐的声音才刚刚于暖阁内响起,众臣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隐隐泛起某种不可思议的念头。
依着时间来推算,李如柏若是路上没有出现差错,按时抵达广宁的时候,刚好与女真建奴倾巢而出,并且袭扰广宁的时间紧相吻合。
难道说,这位饱受争议的34;将门虎子34;已然命丧建奴之手?亦或者祖大寿提前收到消息,趁着战火纷飞之际,将这位34;广宁总兵34;藏了起来?
34;呵,好大的胆子呐..34;
34;这是在与朕打擂呐,34;弄清楚来龙去脉之后的朱由校只觉豁然开朗,目光径自看向广宁城所在的方向。
刚刚他又确定了一遍,广宁巡抚薛国用的奏本中,通篇未提到34;李如柏34;三个字眼,足以说明这位身兼重任的广宁总兵未能按时34;走马上任34;。
34;袁卿家那边怎么说?几日可到辽南?34;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校强压住心中的不满,不辨喜怒的追问道。
登莱巡抚袁可立已然走马上任多日,并在获悉女真国内风声鹤唳的第一时间,便动用战船先行向旅顺输送物资,以防不靖。
依着时间来推算,由登莱巡抚袁可立亲自率领的34;辎重队34;应当已然抵达辽南,或许可从侧面缓解辽东局势。
34;回禀陛下,34;见天子发问,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赶忙起身回禀:34;依着登莱袁大人日前所呈递的奏报,如今袁大人应该已然抵达辽南盖州附近,距离辽阳城不远矣。34;
34;但辽南将士固守城池尚且有些吃力,并无太多出城野战的能力,怕是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34;
虽说建奴将绝大多数兵力集中于沈阳城外,但为了避免陷入34;腹背受敌34;的境地,估计也会分出部分兵力,牵制辽阳城。
除非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否则辽阳城中的将校们怕是不会贸然出城野战,以免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说到最后,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脸上写满了不甘。
说来说去,天子提前布置的诸多后手均是无法起到立刻改变战局的作用,唯有广宁府的骑兵们才能破局。
估计那广宁城中的祖大寿也是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方才如此有恃无恐!
喜欢。
第172章 慑之以兵(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