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8章 决胜千里(下)[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倘若土司犯上作乱,仅凭数千石柱将士,怕是难以建功吧..34;不知过了多久,兵部尚书忧心忡忡的声音终是于暖阁内响起。
     在天子的34;引导下34;,一向善于深谋远虑的王在晋终是意识到川中虎视眈眈的土司们隐藏着何等隐患,其思绪也不由得飘至数千里外的西南。
     听得此话,已是不知不觉起身行至暖阁另一侧,紧紧盯着墙上舆图的朱由校便是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了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
     涉及数千军马调动,且路程横跨数千里,除了要得到他这位大明天子的首肯之外,由王在晋掌管的兵部34;堪合34;也是必不可少。
     尤其是此次调兵遣将乃是秘密进行,不宜大动干戈,以免永宁奢氏在闻讯之后率先发难。
     34;除了石柱将士归川之外,朕还有心自京营抽调数千精锐,一并赶赴川中,整饬行伍。34;
     因为西南边陲承平日久,加上大明自成祖之后,便一贯在西南奉行34;以夷制夷34;的政策,故而四川当地的卫所官兵们定然是指望不上。
     如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34;奢安之乱34;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免其效仿辽镇建奴,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必须采取足够的重视,并予以雷霆手段,将其镇压。
     34;陛下,这沿途花费?34;
     对于朱由校的决定,王在晋脸上没有露出半点意外之色,只是转而关心起后勤辎重。
     自朱由校继位以来,曾经名存实亡的京营便是焕发了新的生机,并且在京营总督秦邦屏的认真整饬下,早已今非昔比。
     天子有心令其34;亲军34;赶赴川中平乱,也在情理之中,但数千人的吃喝用度,沿途花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依着大明的惯例,每逢大军出征所需辎重,都是由沿途府县承担一半,中枢承担一半。
     但如此大张旗鼓,势必会闹得人尽皆知,以至于打草惊蛇。
     34;皆由朕的内帑出。34;
     关于大军沿途花费的问题,朱由校心中早有准备,此时自是不会与眼前的兵部尚书34;讨价还价34;。
     在查抄了山西八大晋商以及34;诸王最富34;的福王朱常洵之后,他的内帑还算充盈,完全可以独立承担此番大军开拔的调费。
     34;如若石柱将士归川,这京营事由?34;稍作犹豫之后,兵部尚书铿锵有力的声音再响。
     总督秦邦屏以及其麾下石柱将士对于京营的影响有目共睹,倘若石柱将士归川,好不容易在重新焕发了一丝生机的京营再度废弛又该如何?
     34;朕已授意大同总兵杨肇基回京述职。34;闻声,朱由校脸上的笑容不减反增,清澈的目光中满是笑意。
     在他的设想中,似童仲揆这等沙场经验十分丰富,但却早已上了年纪的老将们本就不宜继续于前线履职,而是应坐镇后方,整饬行伍,发挥余热。
     倒是似秦邦屏,杨肇基这等正值壮年的武将们,理应在前线发光发热,建功立业。
     34;陛下,英明。34;听闻天子心中早已规划好一切,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轻轻一叹,心悦诚服的朝着眼前的天子躬身应是。
     他虽是总管天下军马大权的

第228章 决胜千里(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