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0章 经略返京(下)[2/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三个字,但却瞬间在熊廷弼的心底间掀起了万千涟漪,令其魁梧的身躯肉眼可见的颤抖起来。
     放眼历史长河,百万钱粮,边陲重镇,封疆大吏,强敌环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字眼都足以令中枢帝王坐立不安。
     但他听到了什么?天子说相信他。
     34;臣,万死难以报陛下鸿恩!34;这一刻,平日里能言善辩的辽东经略也是为之语塞,只是目光炯炯的盯着案牍后的天子,恨不得即刻领兵踏平赫图阿拉。
     34;王大伴,此事由你亲自去操办。34;自案牍后起身,朱由校亲自将熊廷弼搀起,并扭头朝着身旁的王安吩咐道。
     事关重大,即便是所需钱粮皆由内帑而出,只怕也会在外朝议论纷纷,甚至引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百万两的军饷,着实有些骇人了。
     34;此战过后,料想建奴国内也是众说纷纭吧。34;沉吟片刻,朱由校重新发问。
     女真建奴倾巢而出,却不曾想于沈阳城外损兵折将并无功而退,料想即便是以努尔哈赤于国内的威信,也难免出现些许怨言吧。
     此话一出,辽东经略熊廷弼顿时来了精神,赶忙回禀道:34;陛下英明,老酋努尔哈赤为了维系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惜诛杀国内大臣,并强行功伐朝鲜。34;
     34;但受限于宽甸六堡已被我大明夺回,建奴不得不舍近求远,从别处兴兵朝鲜,至今尚未强渡鸭绿江34;
     也许是努尔哈赤在34;冲动34;过后迅速认清了现实,也许是领兵的阿敏自作主张,依着从建奴国内传回的消息,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兴师动众的镶蓝旗鞑子们始终在深山老林中徘徊,始终未曾于鸭绿江畔露面,更别提强攻朝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已然正式归属登莱镇管辖的副总兵毛文龙已是领着其麾下士卒于海外孤岛开镇建军,随时等候着34;筋疲力尽34;的建奴出现。
     34;如此便好。34;
     34;料想建奴短时间内将无力犯我边陲了..34;早先从登莱的消息,已然验证了眼前辽东经略的说辞。
     但令朱由校稍有些诧异的便是,作为34;受害者34;的朝鲜,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女真建奴,却始终没有流露出半点慌乱和惊恐?
     他甚至听闻,朝鲜对于毛文龙所部于海外孤岛开镇建军一事也兴致缺缺,毫不上心,似乎根本不担心茹毛欣血的建奴会强渡鸭绿江。
     此等反常的举动,实在是不像朝鲜人贪生怕死的作风呐。
     34;朝鲜那边,爱卿还需上点心,不可对其听之任之..34;简单沉吟过后,朱由校便是一脸认真的叮嘱道。
     若无意外,只怕用不了太长时间,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南,便会发生一场足以令整个大明为之震动的骚乱,他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国弱民穷的朝鲜。
     34;臣,肝脑涂地!34;
     幽静的暖阁中,清脆的叩首声再度响起,辽东经略往日坚毅的声音已是微微有些颤抖。
     此时,一抹晨曦猛然刺破稀薄的晨雾,透过半开的窗柩,映入朱由校清瘦的脸颊之上。
     天光大亮。
     ...
     元年五月,经略熊廷弼请饷百万。
     <<>国榷>
    喜欢。
  

第230章 经略返京(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