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日过后。
     距离沈阳城近五百里之遥的宽甸六堡天气暗沉,世代生活于此的辽民百姓们下意识捂住怀中孩童的口鼻,眼神惊恐的盯着来势汹汹的女真建奴。
     唏律律!
     不算齐整的道路上,只见得无数快马扬起漫天烟尘,其马背上的建奴趾高气扬,不断拍马扬鞭,挥舞着手中兵刃,肆无忌惮的冲撞着两侧来不及躲闪的百姓。
     此地名为永奠堡,始建于万历三年,于东北南三角各修筑有一座角楼,仅在正北方向,留有一座可同时容纳两匹快马同时通行的城门。
     因为永奠堡距离波涛汹涌的鸭绿江不过数里,且规模远胜于其余几座军堡,巅峰时可容纳数千官兵于此地驻扎。
     故此在万历末年,辽东总兵李成梁自断其臂,下令捣毁34;宽甸六堡34;,并强行迁徙大量的百姓之后,便有不少朝鲜人铤而走险,越过鸭绿江,融入当地的百姓们,共同于永奠堡附近的村落中生活。
     望着眼前源源不断的女真建奴,龟缩在角落处,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的百姓们均是面面相觑,扭曲的脸庞上充斥着绝望之色。
     他们早就听说,前些时日女真大汗努尔哈赤擂鼓聚将,分散在各地的女真建奴厉兵秣马,大有倾巢而出的架势。
     但以眼下的形势来看,这些建奴的目标竟然不是兵强马壮的明国,而是鸭绿江对岸的朝鲜?
     34;不行,要尽快将此事报予大王知晓..34;
     34;呵,你两条腿如何跑得过建奴?34;
     很快,人群中便有不忘初心的34;朝鲜34;行商忍不住心中的惊惧,小心翼翼的朝着身旁的同伴低语道,神色颇为不忿。
     本来他们朝鲜作为明国两百余年的34;藩属国34;,向来高枕无忧,即便是女真建奴崛起,也理应34;效忠34;明国。
     只可惜当今王上态度暧昧不定,不仅背地里与女真人眉来眼去,甚至还将明国的大将毛文龙赶到了孤悬于海外的皮岛之上。
     现如今,他们的王上怕是要自讨苦吃了。
     不管心中作何感想,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京师,只希望明国能够34;不计前嫌34;,派兵驰援他们朝鲜。
     ...
     ...
     越过永奠堡,一路向东而行不过数里,波涛汹涌的鸭绿江便是赫然映入眼帘。
     或许是觉得有鸭绿江作为天堑,或许是觉得有明廷官兵从旁掣肘,野心勃勃的建奴不敢轻举妄动,几座修建于万历年间的石桥居然还安然无恙的立于两岸,隐约可以瞧见对岸还有些百姓模样的朝鲜人正在劳作。
     34;儿郎们,34;迫不及待的抽出了腰间的长刀之后,此役充当先锋的大贝勒代善哐当一声便抽出了腰间的长刀,眼神睥睨的望着对岸似是受惊了的朝鲜百姓们狞笑道:34;父汗有令,命我等征讨朝鲜!34;
     34;渡江之后,准尔等自行打猎!34;
     因为要防止明廷和蒙古人趁虚而入,故此随同代善至此的八旗建奴除了他亲自统率的镶红旗之外,便是由34;十四弟34;多尔衮暂时节制的两黄旗,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余人。
     但在代善的呼喝之下,鸭绿江畔仍是爆发了冲天的怒吼声,吓得对岸的朝鲜人哭嚎声不断,乱作一团。
     34;大汗万岁!34;
     34;杀杀杀!34;
     34;呼哈!34;
     因为朝鲜人孱弱,胆小如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场的建奴们好似34;原形毕露34;般,自口中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旋即便在身旁将校

第454章 祸起鸭绿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