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距离京畿之地足有千二百里的淮扬之地,日头更是毒辣的吓人。
时值正午,穿着短衫的贩夫走卒们三三两两靠在府城外的树荫之下,盯着运河上鳞次栉比的运船指指点点。
尽管还不到一年中最为忙碌的秋季,但扬州城外的运河中依旧挤满了船只,放眼瞧去倒是颇有些遮天蔽日之感。
尽管头顶烈阳似火,但在运河沿岸的坊市附近,仍是站着不少衣着暴露,花枝招展的妖娆娘子,眼神火热的盯着缓缓登上码头的外地行商们。
自古以来,坐拥运河之便的扬州府便享有34;烟花三月下扬州34;的美誉,而与其富庶同样举世闻名的,便是那为人津津乐道的34;扬州瘦马34;。
除了贯穿大明南北直隶的运河之外,扬州府的富庶还与其周边的34;两淮盐场34;密不可分。
即便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朝廷除却两淮之外,还在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份增设了转盐使衙门,负责开辟新的盐场,但两淮每年生产开采的盐量,仍是占据了大明开采份额的半数以上。
为此,扬州府的富庶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明陪都所在的南京城,分布在府城内外的府邸宅院就好似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拔地而起,奢华程度令人咂舌。
如若有人想要深究这些宅院的主人,却是会被34;好心34;的百姓热心告知,莫要徒增事端,以免引火烧身。
毕竟,就连城中衙门里的官老爷们都对这些府邸宅院的主人谈之色变,寻常的市井百姓焉有资格深究?
与运河上热闹喧嚣的景象所不同,沿着官道一路向西而行不过数里的34;庄子34;,此刻却显得十分安静,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外尽是手持棍棒,来回梭巡的护院家丁。
此地便是扬州府城中富绅豪商们于城外购置修建的庭院所在,向来是清静儒雅所在,分布在周边村寨的百姓们早已在34;威逼利诱34;之下搬离此地,以免打扰到贵人们的休息。
而在34;庄子34;的最东边,坐落于此地的府邸规模形制已然隐隐有了城池的雏形,不仅三面临街,其内部更是一排排院落排列有序,左右对称的同时还不忘体现江南园林的特色,一瞧便知晓出自大家之手。
而此地,便是在整个扬州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34;王府34;!
...
现任34;王府34;的家主名为王承勋,祖上乃是赫赫有名,以文官身份封爵的34;新建伯34;王阳明。
不过在开国勋贵层出不穷的南直隶,王承勋身上的34;新建伯34;显然不足以令其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
真正导致王承勋在扬州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原因,乃是其担任了二十余年的34;漕运总兵34;。
从万历二十年奉命担任漕运总兵坐镇淮安府开始,王承勋在运河上任职长达二十余年,乃是大明开国以来,担任此等官职时间最长之人。
论起在运河上的势力,即便是昔日的34;漕运总督34;李三才也远远不能与王承勋相提并论。
...
府邸深处的官厅中,两名面容有些相似的男子相对而坐,瞧二人的年纪以及说话的态度,想来是父子关系。
34;父亲,34;相对无言半晌,官厅中的沉默终是被年岁相对较小的男子所打破,其略显凝重的声音也是幽幽响起:34;天子有意委任新的漕运总督整饬运河,我王家不如趁此机会,切断与那些盐商和水耗子之间的联系,老老实实的做与世无争的勋臣罢了。34;
34;以我
第494章 扬州王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