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拥兵自重的将校们便是望风而降,成祖也将安南国改为34;交趾布政司34;,由中枢朝廷直接统治,并在当地设置驻军。
     凭借着这34;灭国之功34;,西平侯沐晟也顺利晋升为34;黔国公34;。
     只是好景不长,因为朝廷在安南的驻军时常与当地的贵族们发生分歧,惹得不明真相的百姓们渐渐萌生了反抗之心,使得朝廷治理安南的成本越来越高。
     为此,在彼时内阁首辅杨士奇的建议下,朝廷最终选择于34;交趾布政司34;撤军,默认了安南恢复之前的独立状态。
     几年之后,军阀混战的安南趋于一统,其最终胜利者黎利登基称帝,开创黎朝,并在正统年间派遣大臣出使大明,接受大明册封为34;安南国王34;。
     自此,黎氏便作为安南国合法的统治者而存在,足足传承了百余年时间,直到嘉靖年间的莫登庸篡权夺国。
     34;既然莫氏乃是我朝册封的安南都统,这黎氏又是怎么回事?34;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朱由校转而继续朝着眼前的重臣们询问,神色颇为耐人寻味。
     这安南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的34;占城稻34;号称一年三熟,亩产丰富,倘若大明能够趁其两虎相争之际,将安南重新收回,将会在极大程度上缓解大明34;缺粮34;的难题。
     34;回禀陛下,这莫登庸本为黎朝权臣,彼时黎朝君主昏庸无道,不理朝政,莫登庸遂萌生不臣之心,并得以篡权夺国..34;
     提及莫氏的34;安南都统34;,暖阁内的朝臣神色愈发复杂,最终还是由内阁首辅方从哲起身解释,但声音仍是有些迟疑。
     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这莫登庸的行径都是毫无争议的34;篡权34;,朝廷理应不予承认,但碍于这莫登庸34;忠心耿耿34;,不仅亲自到大明的疆域上递交国书,甚至还主动割让了安南与广西接壤的部分疆域,嘉靖皇帝方才一改最初的强硬态度,转而默许了莫登庸的所作所为,并予以册封为安南都统使。
     34;但因这莫登庸得国不正,各地常有百姓号称黎氏宗室聚众起义,并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便得以与莫登庸的莫朝分庭抗礼。34;
     34;故而如今的安南国,其实是莫朝和黎朝并存...34;
     就在朱由校愣神的功夫,次辅刘一璟又起身补充了一句,终是将莫朝和黎朝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解释清楚。
     34;首辅此言差矣,哪里是并存,分明是莫朝偏安一隅..34;轻咳了一声过后,兵部尚书王在晋便缓缓起身,面无表情的反驳道。
     此话一出,暖阁中朝臣的脸色均是难看起来,毕竟这莫朝的君主不管怎么说,都是大明册封的34;安南都统使34;,反观那卷土重来的黎朝则是一直对大明抱着敌对的态度,不仅始终未曾派遣使臣觐见,还时常派兵袭扰广西,云南等边境。
     两相对比之下,作为34;天朝上国34;的大明,实在是有些脸面无光呐。
    喜欢。
  

第571章 安南来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