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其余爱卿,可有人选举荐?34;
没有在意眼前朝臣脸上欲言又止的神情,年轻天子就好似毫不知情一般,言简意赅的结束了关于贵州巡按傅宗龙的讨论。
34;回禀陛下,臣举荐太常寺卿王三善。34;
在一阵窃窃私语声中,兵部尚书王在晋有些突兀的起身,眼神坚毅的朝着案牍后的拱手道。
作为朱由校亲手提拔的心腹之一,王在晋深知眼前天子对于34;军权34;的重视,而那疆域广袤的西北边塞,又集结了大明朝的四大边镇,必须得由通晓行伍的干臣坐镇。
而他口中的34;王三善34;, 恰好便是这满朝文武当中,为数不多治理民生政绩斐然,且整饬行伍也有模有样的干臣之一。
似这样拥有真才实干的朝臣,绝不能因为万历年间彼此倾轧的34;党争34;而受到埋没。
34;准了。34;
34;擢升太常寺卿王三善为甘肃巡抚,全权负责当地军政之事,并节制甘肃镇兵马。34;
在兵部尚书王在晋有些紧张的注视下,案牍后的年轻天子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激昂的声音中充斥着不加掩饰的兴奋。
这年少成名的王三善虽然饱受万历年间34;党争34;的波折,使其一直未能展露其胸中才干,直至西南边陲的34;奢安之乱34;爆发,方才被临危受命,并力挽狂澜,青史留名。
而刚刚次辅刘一璟举荐的傅宗龙,便是在王三善因遭受叛徒出卖,并且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境遇下,以身殉国之后,临危受命的国之干臣。
似这等为大明尽忠职守的干臣,必然将要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彩,而不是让其一直待在京师冗杂的官场中,碌碌无为。
34;另外令济宁知州孙传庭改镇陕西,巡抚当地。34;
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朱由校在先后钦点了傅宗龙和王三善这两位干臣之后,并未继续令眼前的朝中举荐,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主动提及在史书上号称34;明末脊梁34;的孙传庭。
虽说相比较之下,孙传庭的履历略显34;单薄34;,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朝廷腐朽刻板的制度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对于孙传庭的能力和操守,他自是百分百放心。
34;臣等遵旨..34;
闻听朱由校乾纲独断般决定了三位封疆大吏的任免,暖阁中表情各异的朝臣们便是有些恍惚的点头,同时忍不住在心中思索起来。
陕西镇,延绥镇,甘肃镇,宁夏镇。
这四镇兵马相加之和足足占据了大明朝明面上三成以上的兵力,牵扯到的军饷和辎重何止百万两,天子这是要将34;军权34;彻底垄断呐。
34;如今朝廷要重启互市,西北边塞所面临的压力也骤然陡增。34;
34;朕准备恢复三边总督,以防地方不靖。34;
沉默少许,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再度于暖阁中响起,但其内容却是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包括兵部尚书王在晋在内的34;帝党34;都忍不住瞠目结舌。
所谓34;总督34;一职,原本起源于军事需求,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发展为统辖数省事务的封疆大吏,例如现任34;宣大总督34;崔景荣便同时节制宣府和大同两处九边重镇的军务大权。
故此,这34;总督34;的职权和官职均是高于同样代天巡狩的34;地方巡抚34;,仅略低于负责特定战区,或者特定战事的34;经略34;。
而朱由校口中的34;三边总督34;起源于弘治十年,彼时游牧在河套平原之上的火筛部落大举入侵,使得边镇将士们伤亡惨重。
为了能够肃清边镇隐患,并
第613章 三边总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