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在长安街以西,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此刻正一身常袍,与自己得意的门生相对而坐,神色轻松的品茶论事。
     34;恩师,34;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年过四旬的房可壮眼神火热,满脸激动的颤抖道:34;如今叶阁老在福建整饬海防有功,当地军民百姓无不拜服。34;
     34;我等何不顺水推舟,让阁老回京?34;
     他是万历三十七年的进士,虽然不是34;东林书院34;出身,但因科考时的34;座师34;为张问达,故此平日里也以东林门徒自居,与朝中的东林官员关系密切。
     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努力,加上张问达的提携,他如今已是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算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
     闻听此话,脸色深邃的张问达只是轻轻摇头,却没有说话。
     别看眼下朝中舆论闹得凶,但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全部加起来,分量也比不上昔日的孙慎行,赵南星等人。
     而东阁大学士韩爌的前车之鉴又历历在目,他岂敢随便下场?
     34;辽东大捷,天子对有功将士予以重赏,唯独忽略了那东江毛文龙,此人可是有意倒向我东林呐,34;见张问达没有说话,房可壮语气存疑的低喃道:34;另外,天子还打算对那熊蛮子予以封爵之赏?34;
     34;此举有些过了啊..34;
     当年他们东林齐心协力,成功推举叶向高的得意门生王化贞担任广宁巡抚,希望借此能够将势力发展到辽镇军中,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天子登基称帝,王化贞便被调回京师改作他用,而与他们东林党多有旧怨的熊廷弼则是留任至今,并且屡屡建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假若他们东林党再不想些办法,只怕随着次辅刘一燝和眼前的恩师致仕回乡,曾经让天下士子书生为之向往的34;东林党34;也将化为过往云烟。
     34;君心莫测..34;
     张问达自是清楚自己门生的言外之意,但其深邃的眸子中仍是没有半点波澜,毕竟当初孙慎行和韩爌黯然致仕的下场实在是吓到他了。
     现如今,就连那大理寺卿邹元标都终日谨言慎行,他又如何敢随便下场呢?
     34;恩师,难道我东林便要坐以待毙吗?34;见张问达仍不说话,心急难耐的房可壮便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他之所以如此关心前任首辅叶向高能否回京辅政,自然是存在着私心。
     毕竟自己的恩师年事已高,怕是这两年便要乞骸骨,致仕回乡,而他房可壮前些年又靠着东林党的关系,得罪了朝中的不少同僚。
     假若张问达致仕回乡,他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仕途再难有进步。
     他还年轻,可不想就此终老。
     34;且再看看吧。34;
     幽幽一叹,左都御史张问达自唇齿间吐出了几个字,随后再没有理会欲言又止的门生,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
     时至如今,他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们东林党能否恢复到昔日的盛况,不再于朝野间的舆论,也不再于地方上的34;政绩34;,而再于紫禁城中的天子。
     近些年的种种已是不知不觉磨平了他的斗志。
     他斗不动了。
    喜欢。
  

第734章 纷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