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关中地脉的秘道玄图[2/2页]

一统天下的帝王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重要后方,也是帝国覆灭后,唯一可能保存秦人最后力量、以图再起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希望!如同黑暗中骤然燃起的微弱火种,瞬间点燃了所有人濒临绝望的心!侍卫们疲惫麻木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激动和振奋的光彩。连子婴那死灰般的眼中,也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事不宜迟!请秦王随臣入道!” 赵敢不再多言,果断下令。他率先从一名侍卫手中接过一支早已准备好的、粗大的松脂火把。火石敲击,火星溅落在浸满松油的布头上,“噗”地一声,橘黄色的火焰升腾起来,驱散了洞口处一小片浓稠的黑暗,也带来了一丝微弱的暖意。但这暖意很快就被洞口喷涌出的、更加汹涌的阴冷寒流所吞噬,火焰在气流中剧烈地摇曳,发出“呼呼”的声响,光线也变得明灭不定,将洞口众人的影子在嶙峋的山石上拉扯得如同群魔乱舞。
     赵敢毫不犹豫,一手擎着火把,一手按在腰间的青铜剑柄上,矮身率先钻入了那深不可测的黑暗洞口。他的身影瞬间被浓重的黑暗吞没,只有那一点摇曳的火光,在洞口深处孤独地跳动着,成为唯一的方向标。
     子婴望着那如同怪兽喉咙般的洞口,望着那在阴风怒号中飘摇欲灭的火光,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混杂着腐朽地气与远处烟火味的空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在两名最强壮侍卫的贴身护卫下,他咬紧牙关,弯下腰,也钻进了那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地底通道。侍卫们紧随其后,鱼贯而入。最后一人进入后,推动那块沉重的巨石。伴随着沉闷的摩擦声,洞口缓缓合拢,将最后一丝天光隔绝在外。腐叶重新覆盖其上,仿佛这里从未有过任何异样。只有空气中残留的、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秘道内。
     绝对的黑暗被赵敢手中摇曳的火把勉强撕开一道口子。火光所能照亮的范围极其有限,仅能看清脚下几步远的距离。光线之外,是浓得化不开、仿佛能吸收一切声音和光线的墨色深渊。
     阴冷!刺骨的阴冷!
     一种混合着深层地下水气的、仿佛能冻结骨髓的寒意,从四面八方、从脚下湿滑的岩石、从头顶不断滴落的冰冷水珠中,无孔不入地侵袭着每个人的身体。子婴裹紧了身上单薄的素服,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作响。侍卫们也都面色发青,嘴唇发紫,呼出的气息瞬间凝结成白雾。
     空气沉重而污浊。浓烈的土腥味、陈年朽木的腐败气息、青膏泥特有的那种类似石灰和泥土混合的刺鼻味道,以及一种若有若无、仿佛来自远古的金属锈蚀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带着死亡意味的怪味。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吸入冰冷的、带着颗粒的泥浆。
     脚下是湿滑的、布满苔藓和水渍的岩石台阶。台阶开凿得极其粗糙,高低不平,棱角分明,显然当年只是为了实用,毫无舒适可言。有些地方台阶断裂,需要小心翼翼地攀爬或跳跃。头顶是低矮、凹凸不平的岩顶,不断有冰冷的水珠“滴答、滴答”地落下,砸在人的头顶、脖颈上,激起一阵阵寒颤。岩壁上布满了滑腻的青苔和深色的水渍痕迹,湿漉漉的,反射着火把跳跃的光芒,如同无数窥伺的眼睛。一些藤蔓状的、早已枯死不知多少年的植物根系,如同干瘪的血管,从岩缝中顽强地钻出,又无力地垂落下来,在火光摇曳中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如同鬼魅的手臂。
     寂静,是另一种折磨。
     除了火把燃烧的“噼啪”声、水珠滴落的“滴答”声、众人粗重压抑的喘息声和衣物摩擦岩壁的窸窣声,再没有任何声响。这死寂被无边的黑暗无限放大,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滋生出无名的恐惧。仿佛随时会从黑暗深处扑出什么可怕的东西,又仿佛这通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正在缓慢消化他们的怪物腹腔。
     “小心脚下!” 赵敢低沉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他将火把探向下方一处断裂的台阶边缘,那里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水坑,水面在火光下泛着幽暗的油光。
     众人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绕过水坑。子婴在侍卫的搀扶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冰冷的岩石透过薄薄的鞋底刺激着他的脚心,湿滑的地面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被这地底的寒气冻结了。
     不知在黑暗中行进了多久,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就在众人的体力与意志都濒临极限之时,前方的赵敢突然停住了脚步。他手中的火把,光芒似乎被前方某种东西吸收了,光线变得异常黯淡。
     “到了。” 赵敢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凝重。他将火把稍稍举高。
     前方豁然开朗了一些,但并非出口,而是一个相对开阔的、如同天然溶洞般的小型空间。空间的尽头,是一面巨大而光滑的、呈现出青黑色的岩壁。岩壁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凹陷的壁龛。壁龛内,赫然供奉着一尊半尺高的青铜异兽灯台!那异兽造型古朴狰狞,似虎非虎,似龙非龙,背生双翼,周身布满玄奥的云雷纹。它昂首向天,张开的巨口中,本应是放置灯油灯芯之处,此刻却空空如也,只有厚厚的灰尘和凝结的黑色油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灯台下方,壁龛的底座上,静静地躺着一件东西。
     那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或者说,是一块保存尚算完好的松木牍。它约有两尺长,一尺宽,边缘已经腐朽发黑,布满了虫蛀的小孔和潮湿的水渍霉斑。木牍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呈现出暗红色的髹漆。这层漆在幽暗的光线下,依旧能看出当年质地的细腻和工艺的精湛,只是如今早已失去了光泽,变得黯淡无光,如同凝固的血痂。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块暗红如血的髹漆木牍表面,用鲜艳的朱砂颜料,勾勒着无数道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线条!这些线条粗细不一,有的粗犷如河流,有的纤细如发丝。它们相互交织、缠绕,构成了一幅极其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图案的中心,是一个醒目的、用墨笔勾勒出的、巨大的方形轮廓,轮廓内标注着细密的符号——那正是骊山主峰的象征!而从这个象征骊山的巨大方形轮廓中,延伸出无数条朱砂绘制的“血脉”,如同巨树的根系,又如同人体的经络,向着四面八方、向着木牍的边缘延伸开去!每一条“血脉”旁边,都用极其细小、却异常工整的秦篆,标注着名称和方向:“渭水支脉”、“北洛水伏流”、“南山裂隙”、“郑国渠干道·堑山段”……其中一条最粗壮、最醒目的朱砂线,从骊山主峰轮廓的西北角延伸而出,旁边赫然标注着三个墨字——“堑山堙谷”!这条线的末端,指向木牍的西南边缘,那里画着一个山峰的简易符号,旁边标注着:“通巴蜀”。
     这赫然是一幅描绘骊山及关中核心区域地脉水网、尤其是那些隐秘泄压通道和废弃工程密道的玄奥地图!一幅关乎帝国最后生路的“关中地脉秘道玄图”!
     然而,这幅玄图却并不完整。木牍的左半部分,被壁龛上方岩缝中不断渗出的、冰冷的冷凝水,长年累月地浸泡着。那部分木牍的髹漆早已大面积剥落、起泡、卷曲,下面的松木也朽坏得更加严重,布满了霉烂的绿斑和黑色的水痕。浸泡在水中的朱砂线条,早已模糊不清,甚至完全褪色消失,只留下一些断续的、难以辨认的红色残迹。整个左半幅地图,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粗暴地抹去了一大块,只留下残缺的、令人扼腕的痕迹和一片狼藉的朽坏。
     赵敢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诚地伸出布满老茧和冻疮的手,轻轻拂去木牍表面的浮尘和几片枯死的苔藓碎片。他的手指没有触碰那些珍贵的朱砂线条,而是缓缓地、极其郑重地抚过那条标注着“堑山堙谷”的粗壮脉络。他的指尖停留在那个代表巴蜀的山峰符号上,久久不动。火光在他身后跳跃,将他沉默如山岩般的侧影投在湿漉漉的岩壁上,显得异常凝重。他布满风霜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是庆幸于找到了这唯一的生路?是痛惜于地图的残缺?还是对帝国命运走到如此地步的悲凉?
     “天不……绝秦……” 赵敢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砂纸摩擦着岩石,在死寂的溶洞中回荡,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然,前路……维艰。” 他的手指,最终重重地点在那片被冷凝水浸泡得一片模糊、象征着未知与险途的左半幅地图上。
     子婴在侍卫的搀扶下,踉跄着走到近前。当他看清那幅浸染着历史尘埃、象征着帝国最后希望的玄图,尤其是看到那触目惊心的残缺时,身体猛地一晃,几乎站立不住。他死死地盯着那条通向巴蜀的“堑山堙谷”之线,又绝望地看着那片被水渍彻底毁坏的区域,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冰冷的恐惧和微弱的希望,如同两条毒蛇,在他心中疯狂地绞缠、撕咬。
     就在这时!
     “哗啦!哗啦!”
     一阵密集而急促的碎石滚落声,夹杂着模糊不清、带着浓重楚地口音的呼喝声,突然从众人刚刚走过的、那幽深狭窄的来路通道深处传来!声音在曲折的通道中回荡、放大,如同无数恶鬼的咆哮,由远及近,迅速逼近!
     “楚人!”
     “他们发现洞口了!”
     侍卫们瞬间脸色剧变,惊恐地低吼出声,纷纷拔出腰间的青铜剑。呛啷啷的金属摩擦声在狭窄的空间里格外刺耳!火把的光影在众人惊惶的脸上疯狂跳动。
     追兵来了!
    喜欢。
  

第26章 关中地脉的秘道玄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