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文明长廊的圆心[1/2页]

我来现代当明星 蜗牛涂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宫地宫的空气总是带着一股特殊的味道——陈旧木料的沉香、石头缝隙里渗出的微潮,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时间的气息。苏明远站在活字印刷体验区旁,目光穿过攒动的人群,落在那些被游客们反复拨弄的铅字上。
     他曾是庆朝状元,一笔楷书曾令先帝赞叹不已。如今却站在四百年后的世界里,看着那些本应庄重无比的活字,成了游人指尖的玩物。
     “苏老师,您觉得这个体验区布置得如何?”林婉儿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她总是这样,既照顾着他这个“古代人”的情绪,又毫不放缓迈向未来的脚步。
     苏明远微微颔首:“颇为精巧,只是...”他话未说完,视线被一位日本老者吸引。那人正小心翼翼地将铅字排列整齐,口中喃喃自语着什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老者的中文带着异国腔调,却一字不差。
     苏明远的心猛地一跳。这首诗他再熟悉不过,当年殿试前夕,他曾在翰林院抄录李太白诗选十余遍,每一笔每一划都谨小慎微,生怕亵渎了诗仙的灵气。
     更令他惊讶的是,旁边一位巴西游客竟然随着诗的节奏哼起了小调。那旋律既陌生又熟悉,隐约能听出是《静夜思》的改编,却又融入了异域风情。
     那是他三年前谱的曲。
     “他们...”苏明远一时语塞,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那件现代裁剪的衬衫被他捏出褶皱,一如他此刻的心绪。
     林婉儿会意地笑了:“去年您的专辑在日本和巴西都很受欢迎。音乐无国界,诗歌也是。”
     一阵钟声从长廊尽头传来,浑厚悠扬,在地宫中回荡不绝。苏明远不自觉地向着钟声方向走去,穿越那些站在数字书法屏前挥舞手臂的游客,绕过展示着《清明上河图》互动光影秀的区域,最终停在祭天台模型前。
     各国游客排着队,轮流敲击那套复制的编钟。每一声响都通过隐藏的麦克风传到直播设备,再 instantaneamente 发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我想试一试。”话一出口,苏明远自己都感到惊讶。作为庆朝文人,他向来谨言慎行,从不主动表现自己。
     林婉儿眼睛一亮,立即与工作人员沟通。很快,苏明远被引到编钟前。
     他拿起钟槌,手指微微发颤。这不是他熟悉的乐器,在庆朝,编钟是天子祭天时所用,寻常人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而现在,各国游客都能随意敲击它们。
     苏明远闭上眼,回想当年状元及第后参加太庙祭典的场景。那时钟鼓齐鸣,庄严肃穆,他站在文武百官中间,心中满怀对天地君亲的敬畏。
     他的手自然而然地动了起来,敲出一段古朴的旋律。那不是任何已知的曲调,而是他内心深处对那个遥远下午的记忆的回响。
     最后一声钟鸣在地宫中渐弱,苏明远睁开眼,发现周围静得出奇。游客们驻足停留,工作人员也停下手中的工作,所有人都望着他。
     片刻寂静后,掌声如雷鸣般爆发。
     一位金发碧眼的女记者挤到他面前:“太精彩了!这是什么曲子?我从没听过这样的编钟演奏!”
     苏明远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回答。那是他记忆中庆朝祭天的旋律,但又不完全是,其中夹杂了他穿越到现代后所感受到的震撼、困惑和最终的和解。
     “这是...文明的回声。”他终于说道。
     林婉儿接过话头,对着记者的麦克风说:“地宫不是终点,是起点。从此,故宫的红墙不再是界限,而是连接古今中外的圆心。”
     她说话时目光坚定,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苏明远望着她,突然意识到这个女子和她所代表的世界,有着不输于任何庆朝先贤的远见与魄力。
     人群渐渐散去后,苏明远独自站在活字印刷区前。那位日本游客已经离开,铅字散乱地放在字盘中,等待下一位体验者。
     他的手拂过那些冰冷的铅字,忽然有种强烈的冲动。他小心地挑选出一个个汉字,排列成句。这不是现代人熟悉的横排方式,而是自上而下,从右到左,一如他在庆朝时那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排列到最后,他发现“天”字缺失了。正犹豫间,一只小手从旁边递来所需的铅字。
     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叔叔,你是在找这个字吗?”
     苏明远接过“天”字,完成了他那幅小小的活字版。小女孩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和别人的排版不一样呢?”
     “这是我家乡的方式。”苏明远轻声回答。
     “真好看,”小女孩笑着说,“像诗歌一样。”
     女孩的母亲走来,抱歉地对苏明远点点头,拉着孩子离开了。苏明远望着她们的背影,忽然觉得心中某个结解开了。
     “看来你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林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明远没有回头,手指仍停留在那些铅字上:“在我的时代,这些字是圣贤之言的载体,寻常百姓一生都难得一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现在,寻常百姓甚至可以亲手触摸它们。”林婉儿站到他身旁,“这不是贬值,苏明远,这是民主化。文化不再被少数人垄断,而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包括那日本老者背诵的《静夜思》?包括巴西人哼唱的改编旋律?”
     “尤其是那些。”林婉儿坚定地说,“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永生。你的音乐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既有着古代的魂,又融入了现代的魄。”
     她指向长廊两侧:“看,一边是活字印刷,一边是数字书法。它们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不同阶段。而这条长廊,就是那条长河的微缩景观。”
     苏明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游客们自由地在古今之间穿梭,脸上没有他初来这个世界时的困惑与震惊,只有纯粹的好奇与欣赏。
     “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苏明远感叹道。
     “但你终究明白了。”林婉儿微笑,“要知道,大多数人都困在自己的时代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够跨越时空界限的人寥寥无几。”
     远处又传来编钟的声音,这次是几个年轻人尝试合奏一首流行歌曲,虽然生疏,却充满欢乐。
     “我想再写一首歌。”苏明远突然说,“一首真正融合古今的曲子。”
 

第16章 文明长廊的圆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