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当时没有韩老师在,估计现在躺在病床上的,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孩子了。
     “没事儿,解决了。”
     “那就好。”
     见肖晨光表情轻松,蔡田明放下心。
     毕竟之前他们离开的时候,就连李院长都是一筹莫展。
     现在这么快就解决了,肖主任的能量,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韩老师现在怎么样,第二聚体、凝血指标降下来了吗?”
     肖晨光岔开话题,询问起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内,韩老师术后恢复情况。
     “APTT降了一些,但还是高,毕竟创伤严重,需要恢复。”
     “我已经向输血科申请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防止病人出现DIC。”
     “可以。”肖晨光点点头,蔡田明确实不错。
     他这次来小监护室,也是想给病人申请血小板,改善她体内的凝血障碍。
     刚才蔡田明提到的DIC,也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经常出现于重度感染、严重创伤,是一种严重出血、休克又伴随微血管内大量血栓形成的症状,死亡率高到惊人。
     只要确诊,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过分。
     “肖主任,我还有一个事儿,想问问你。”
     “什么?”
     肖晨光正在检查韩老师胸腔瓶里的水柱波动,来判断她右肺血气胸的恢复情况。
     “我听说,这台手术走的就是急诊创伤中心的模式,从入院到检查,再到后期的救治和手术,整个过程非常快,几乎没有停顿和阻碍,这才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田明在小监护室的这几个小时,可是不少听护士提起这台惊心动魄的手术。
     其中她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急诊这次采取的救治流程。
     组建快速反应团队,多部门协作开放的绿色通道。
     高效、极致的救治,每每谈起,令人惊叹。
     “肖主任,真没想到,您在急诊建立的创伤中心,直接将多发伤的救治水准,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正如前段时间,肖晨光在刚出任急诊主任时,在台上开会时说的那样。
     急诊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立,会开启新的救治模式,让医院、科室、医生、病人全部受益。
     当时在他看来,犹如异想天开的事儿,如今实打实的呈现在蔡田明的面前,这高瞻远瞩的眼光,实在是令人佩服。
     最后,蔡田明才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
     “肖主任,急诊什么时候能开胸痛中心,你是知道的,每年因为胸痛导致心梗的病人,在逐年增加,有时候我们确实有心无力。”
     “现在急诊在外科创伤方面开了个好头,肖主任,我们心内科什么时候在急诊也能有这样的待遇呀?”
     “只要急诊能开胸痛中心,肖主任,一句话,让我们心内科怎么配合都行。”
     面对蔡田明翘首以盼的样子,这个从刚开始的质疑,到现在的全力支持。
     这就是肖晨光给急诊,给整个胜利医院带来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还在持续进行,不断的影响着每一个医务人员。
     ……
     “肖主任,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随着天渐渐黑去,门诊关闭,急诊迎来了属于它的夜晚。
     刚结束完一天值班的齐天成,已经迫不及待的赶到了胜利医院的急诊。
     跟在他身旁的,居然还有今天一同在急诊会诊的ICU小刘医生。
     “哦?你也来了?”
     肖晨光正在办公室等着他们,对于齐天成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
     可在面对这个小刘医生时,眉宇间,却多了一份意外之喜。
    喜欢。
  

第315章 逐渐扩大的影响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