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3章 你不来,评审会没法开[1/2页]

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 红米饭南瓜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刚才李院长介绍的时候,我就有疑惑,按理说这么大的医院,不应该出现这么明显的错误才对,会不会另有隐情。”
     “再另有隐情,也不应该让肝胆主任去做胃肠的手术,哪怕他技术强、手术好,也不应该垮专业手术。”
     “确实不应该垮专业手术,咱一会等等,看李院长怎么解释吧,反正我觉得胜利医院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的管理问题。”
     人群中在小声议论。
     孟思声听了,脸色也有点不好看。
     他没想到,胜利医院居然会有这种错误发生。
     以前去别院检查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医院为了更好的迎检,特意在评审当天挑选出医院里的精兵强将,以应对接下来的专家组。
     其实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评审专家组,也是评审过程中的一部分。
     但如果像今天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故意存在隐瞒,即便手术做的再好,也会给人留下把柄。
     “李院长,大家对这件事儿都挺好奇的,能说一下原因吗?”
     孟思声缓缓说道。
     他跟李国勇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清楚能做到院领导的位置,绝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加上有肖首席这层关系在。
     相比较众人刚才议论的管理问题,孟思声更愿意相信这事儿另有说法。
     果然。
     在孟思声替大家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时,李国勇也早已准备好了说辞。
     “孟教授,各位专家老师,你们有所不知。”
     “胜利医院正在推行大科管理制度,这跟前段时间做的肝切手术有关……”
     当李国勇将新制度和新技术当着大家的面,缓缓讲出时,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久久不能平静。
     好家伙。
     原本以为眼前的手术,是为了应付评审专家,不得已做的调整。
     结果呢。
     这居然是因为胜利医院慕名而来的手术患者太多,医院不得已调整的措施。
     大科管理,让人满为患的住院患者不用长时间等待床位。
     不但能让空余床位的科室分担患者压力,还能让每个患者及时得到手术治疗。
     甚至参与手术的外科医生,也能彼此交流手术心的,为接下来的患者更好的服务。
     “李院长,你是说,现在的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以及普外科都统一纳入了大科管理制,这是为了方便解决科室住院患者手术的问题。”
     “没错。”
     孟思声听后,也有些惊的合不拢嘴。
     胜利医院的外科居然这么强。
     强到三县两区的患者,慕名而来。
     强到医院为了患者手术,不得不调整管理方案。
     甚至当李国勇分享当时一天连开22台肝切示范手术时的场景。
     所有人都被这一数字吓到难以言喻。
     现场一片寂静。
     大家难以置信的将目光再次投向手术台上。
     这时,那种看戏的心情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敬佩和尊重。
     “难怪他们有底气敢当着众人的面,这么做手术,原来这都是”
     要知道台上手术的众人,也是完成了连他们都无法想象的手术壮举。
     毕竟肝切示范手术本就是一向非常难以操作的手术。
     而运用微创技术,做肝切手术,还能在短时间内连做22台。
     这需要多么娴熟的手术技巧以及各个科室的团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李院长,刚才是我讲话唐突了,我向您道歉。”
     刚才提出质疑的专家,在听到李院长的解释后,立马发出了歉意。
     原来胜利医院外科系统不是因为管理落后才出现这样的事情。
     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贵院的管理水平还真是遥遥领先,刚才大家误会你了。”
     经过李院长的解释,众人这才明白李国勇的良苦用心。
     “没事儿,刚开始实行大科管理制度的时候,院里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随着后来的运行,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也就逐渐被人接受了。”
     李国勇刚才面对众人的质疑,其实一点都不慌。
     好的制度,只要是明事理的专家,肯定能发现其中的优点。
     “李院长,你的这套管理经验非常有建设性,到时候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让我们学习学习。”
     孟思声笑着说道。
     他这次来胜利医院,除了评审,最大的原因,还是想借此机会,跟肖首席多接触一下。
     现在见到这套管理模式,也算是意外之喜。
     “孟教授,其实这套管理模式,不是我提出来的。”
     李国勇见他们对这套管理

第523章 你不来,评审会没法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