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肖晨光用极为平和的语气,将医院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娓娓道来。
     李国勇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他作为医院领导,自然希望医院发展的越来越好。
     但现在。
     作为省城底下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医院,能率先通过新三甲的评审,已经有了质的突破。
     在李国勇的规划中,能在省城医院拔得头筹,已经是祖上冒青烟的事儿。
     结果。
     肖晨光直接把这个目标拔到了天。
     “就算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我都觉得这个目标太大,肖首席,咱们还是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有理想是好的,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一旦脱离现实,只会成为一种负担。
     “李院长,现在医院评审结束,咱们有幸成为新制度下的首批三甲综合医院,院里的软硬件设施,肯定要再上一层楼。”
     “趁着这个势头,去市里要政策,资金、人员的问题,一步到位,把胜利医院这些年根深蒂固的问题,全部解决,自然需要一个理由。”
     “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个远大的目标。”
     对于李国勇的疑虑,肖晨光自始至终都不觉得是问题。
     所以当肖晨光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那句话后,只剩下李国勇惊愕诧异的表情。
     “小肖,这些都是你一早就想好的?”
     当肖晨光把制定目标背后的原因缓缓道出,李国勇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制定眼前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医院当下的难题。
     “没错,其实早在普外科,我跟王主任定计划的时候,就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只是当时科室面临困境,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就暂时搁置了。”
     “既然现在有这个契机,确实可以试一试。”
     肖晨光语气平淡的说道。
     胜利医院属于油田的下属医院,在人事管理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需要企业和市里双重审核。
     这就造成了现在尴尬的局面。
     也难怪之前省城二院的徐国强来胜利医院做腹腔镜手术的时候,会对医院的发展表示遗憾。
     一个在90年代初就能顺利开展肾脏移植的医院,居然在短短十年时间,发展越来越差。
     人才流失、培养断层。
     资金更是厚此薄彼,让医院发展一度停滞不前。
     实在是非常可惜。
     “小肖,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当肖晨光将这些年医院遭遇的不公讲出来时,李国勇显得有些沉默。
     他何尝不知医院之前面临的困境。
     不说别的,就拿今天迎检为例子。
     谁愿意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第一个被评审团检查。
     当上面开始坐下来商量,直到决定胜利医院第一个迎检时,李国勇连坐在桌上的资格都没有。
     弱小只会被动挨打,这个道理,放在哪都一样。
     如果今天没有肖晨光,可能胜利医院的整个局面,根本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
     李国勇深吸一口气,看向肖晨光,眼神中坚定无比。
     “小肖,你说,趁着现在有机会,我该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作为全亚洲占地面积最大的医院,李国勇深知胜利医院这些年只是水少枝枯,但根没有烂。
     只要底子在,就算是全球最顶尖的医院,他也愿意拼上一拼。
     “很简单,就一个宗旨。”
     “要钱要人要设备,只要是胜利医院现阶段需要的,咱全都要!”
     看着眼前霸气侧漏的青年,李国勇一时间有些恍惚。
     好像他当初在刚出任业务院长时,亦是这样。
     雄心壮志、充满野心。
     只是后来,很多事超出他的想象,哪怕是来到医院高层,同样身不由己,一地鸡毛。
     但现在,在肖晨光身上,那股子劲头又再次让他充满动力。
     “行,这件事儿我来牵头,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提,我去跟上面沟通!”
     “好!李院长,如果接下来有什么困难,不好解决,我也能帮上忙。”
     对于肖晨光而言,首席专家只是一个职务。
     如何利用这个职位,将现有的医院进行改造,并升级成国内,乃至全球最顶级的综合医院。
     才是肖晨光心中的目标。
     毕竟在千禧年这个时期,国内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哪怕是帝都的医院,也刚刚跟国际接轨。
     肖晨光只想凭借自己超前

第532章 晋升业务院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