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爸,怎么了?”
     “医院来了个病人,情况特殊,需要让我去会诊。”
     “什么病人,很严重吗?”
     “没说,只让我抓紧回医院。”
     肖建强面色沉重。
     他虽然身为县医院的外科主任,但也只是乡镇级别的医疗水平。
     如果病人情况严重,无法处理,最后还是要去百公里外的市区医院进行治疗。
     只是这样一来,就没时间送儿子回家了......
     “爸,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医院吧,正好我也想看看这个病人是什么情况。”
     “也好。”
     肖建强见时间还早,便打算带肖晨光一起去县医院一趟。
     毕竟自己的儿子,也是一名普外科的医生。
     带去医院旁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但他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儿子,咱县医院虽然比不上市级医院,但也有经验老道,工作几十年的医生,你去了可别乱说话。”
     言外之意。
     咱看归看,可不能仗着市医院医生的身份,就随便指手画脚,干预正常的诊疗操作。
     “不会,我就看看,不说话。”
     肖晨光笑了笑。
     “那就好,我是怕你小子去市医院学两年,心就飘了,看不上县城的医院,要知道做医生,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不能好高骛远……”
     肖建强习惯性的跟儿子讲起了大道理。
     “知道啦。”
     肖晨光带着笑容,说:“我还记得当年毕业,想回县医院上班,可被你跟妈一阵教育。”
     当年肖建强因为刚主管外科病房的缘故,经常在医院熬大夜,很少能照顾到家里。
     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劳作,久而久之,患了风湿性关节炎,经常疼的走不动路。
     为此肖晨光大学毕业后,便有了回县医院工作的打算。
     只是当肖母知道这事儿,一向通情达理的她,却罕见的发了脾气。
     当时肖晨光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母亲讲的,如果父母真爱孩子,就不应该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
     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即便肖母再想念孩子,也很少打电话询问肖晨光的情况。
     “儿子,你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当年你调到营城工作,你妈担心你吃不惯,不适应,常常半夜抹眼泪,没少跟我絮叨。”
     肖建强笑容和煦,一脚蹬开摩托,排气筒发出隆隆的声响。
     “别想了,咱先去医院,其余事等回家再说。”
     “好。”
     两人坐上摩托车,随着一阵轰鸣,尘土飞扬。
     走在县医院的路上,街道两侧随处可见的标语和标志性的“拆”字,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城市化改造将持续进行。
     很快,两人来到了县医院。
     相比较营城的胜利医院,州县医院无论规模还是面积,都要小的可怜。
     孤零零的独栋小楼,只有五层高,科室也只是按照内外妇儿急进行简单划分。
     在肖晨光的印象中,急诊科还是这两年才建成的。
     肖建强将摩托车停在楼下,带着肖晨光轻车熟路来到急诊。
     急诊主任早已等待多时,在见到肖建强的那一刻,已经迎了上去。
     “老肖,不好意思,又要麻烦你了,这个病人确实有点棘手,这位是?”
     急诊主任刚准备带着肖建强往急诊抢救室走,一眼看到了跟在一旁的肖晨光。
     “我儿子,肖晨光。”
     肖建强笑着介绍。
     “我知道,我知道,医科大的高材生,毕业直接分配到了营城医院工作,我听说营城的胜利医院还是今年省内第一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医院,水平

番外 回家篇(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