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丝绸制品推向市场,这一连串的环节,就构成了蚕桑产业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铁链,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说着,林宇几步走到墙上挂着的一幅描绘蚕桑产业流程的挂图前,抬手细细指着上面的图案,逐一说来:“大家瞧,农户养蚕,产出蚕茧,这就是产业链的源头,是根基。接着,作坊把蚕茧变成丝线,这是关键的转化环节。再之后,织绸师傅把丝线织成绸缎,这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最后,制成的衣服、手帕等丝绸制品进入市场,完成整个产业链的闭环。大家想想,要是蚕茧产量突然减少了,那后面的缫丝、织绸可不得受影响?丝绸制品的产量自然而然也就上不去了。”
一位年轻的县衙官员,平日里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此时忍不住举手提问:“大人,了解这产业链,对咱们具体有啥用处呢?”
林宇笑着看向他,回答道:“用处可大了去了。明白了产业链,咱们就能清楚每个环节的重要性,规划产业发展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说,咱们可以组织农户学习更先进的养蚕技术,让蚕茧产量蹭蹭往上涨;也能想办法改进织绸工艺,让丝绸的质量更上一层楼。而且,把产业链整合起来,还能把中间环节的成本降下来,整个产业的利润不就增加了嘛。”
讲解过程中,林宇的手下们听得全神贯注,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在小声讨论,还有的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林宇一一耐心作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可议事厅里的讨论却愈发火热。众人对物流和产业链的理解,也在这你来我往的问答中,越来越深刻,看向林宇的眼神里,满是钦佩与信服,对安平县商业发展的信心,也如熊熊烈火般,烧得更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议结束后,一位年长的手下走上前,感慨万千地说道:“大人,听了您这番讲解,我这心里头就跟开了一扇窗似的,透亮了。以前做生意,就知道闷头干,现在才明白,这里面藏着这么多学问。有您带着我们,安平县的商业指定能蒸蒸日上。”
其他众人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示,一定全力配合林宇,把完善物流、整合产业链的事儿干好。林宇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抱拳说道:“有诸位齐心协力,咱们安平县的商业,何愁不繁荣昌盛!”
林宇回到家中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苏瑶早已准备好了晚饭,饭菜还冒着腾腾热气。看到林宇回来,苏瑶连忙迎上前,轻声说道:“宇郎,今日辛苦了。看你一脸疲惫,快坐下吃饭吧。”
林宇笑着握住苏瑶的手,说道:“瑶儿,今日给大家讲了讲新的商业理念,虽然累,但心里头畅快。只要大家都能理解,咱们安平县的商业就有希望。”
吃过晚饭,林宇来到书房。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宛如一层银纱。林宇坐在书桌前,回想着今天议事厅里的场景,心中满是希望。他深知,商业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大家都能理解并运用这些新的商业理念,安平县的商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想着想着,林宇拿起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开始精心规划下一步的商业发展计划,为安平县的未来,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蓝图。
喜欢。
第123章 术语启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