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耐盐禾的粮袋挪到离炭火盆稍近的位置,却又保持着安全距离:“这禾种皮实,却也怕‘忽冷忽热,离火太近谷粒会变酥,离太远又怕冻着,得像养娃似的,不远不近才合适。” 他用手插进粮袋深处,掏出一把谷粒,掌心的温度让谷粒表面的白霜融化成细小的水珠,“您看这潮气,正好润着谷粒,又不会让它发霉,是最好的状态。”
     仓库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起来,这次的雪片比初雪大了许多,如同撕碎的棉絮,在风中打着旋。宝儿望着窗外被雪覆盖的泉州城,屋檐下的冰棱长达一尺,晶莹剔透,如同天然的冰雕。她让人将仓库的通风口全部关闭,只留下靠近屋顶的小窗透气,这样既能排出湿气,又能防止寒风直接灌入,“就像给仓库戴了顶透气的棉帽”,这是她结合远洋时船舱通风的经验和泉州冬季的特点想出的办法。
     夜幕降临时,仓库内的温度终于稳定在两度,湿度控制在三成左右。农人们围坐在炭火盆旁,检查着各自负责的种子:耐盐禾的谷粒饱满坚硬,野慈姑的球茎恢复了韧性,早熟麦的麦粒松散干燥。陈老汉拿出几枚储存的种子,放在陶碗里,用温水浸泡:“明早看发芽情况,就能知道今夜的寒潮有没有伤着它们的‘元气。” 他的语气里带着自信,显然对这些调整措施很有把握。
     哈桑在仓库的角落里整理那些变异种子,他给每个陶罐都裹上了两层稻草,罐口还加盖了厚木板,防止寒气侵入:“这些是‘宝贝疙瘩,得格外用心,说不定明年能长出更耐冻的新品种。” 他在每个陶罐上都系了根红绳,红绳的长度根据种子的耐冻性调整,最长的系在变异耐盐禾的罐上,最短的系在变异野慈姑的罐上,如同给种子系上了 “护身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宝儿在灯下记录着今日的调整措施:“寒潮应对:野慈姑用温盐水擦拭 + 干燥河沙;早熟麦远离热源缓慢解冻;耐盐禾保持适当距离控温。” 她将这些内容补充到《异域粮谱》中,与昨日的储存方法形成完整的 “寒潮储种方案”,旁边画着仓库的布局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各作物的最佳存放区域,红色代表耐盐禾,蓝色代表野慈姑,黄色代表早熟麦,一目了然。
     黎明时分,寒潮过去,仓库外的阳光再次变得温暖。陈老汉迫不及待地查看浸泡的种子,大部分都已冒出细小的白芽,芽尖嫩绿,充满生机:“成了!这些种子扛住寒潮了!” 他的欢呼声惊醒了熟睡的农人们,大家纷纷围过来看,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宝儿看着这些发芽的种子,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只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储存方法,这些种子一定能安全过冬,为明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仓库外的积雪开始融化,屋檐下的冰棱滴着水珠,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如同在为这场寒潮的结束倒计时。宝儿走出仓库,呼吸着雪后清新的空气,望着渐渐苏醒的泉州城,心中感慨万千。从远洋带回种子,到在泉州试种成功,再到如今克服寒潮安全储存,每一步都离不开众人的智慧和努力。她相信,明年春天,这些种子将在泉州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希望。
    喜欢。
  

第371章 寒潮与储种调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