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2章 干热风与雷阵雨交替及幼苗管护[2/2页]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降雨量多少,再决定要不要排水。”
     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一个时辰,雨就停了,天空重新放晴,阳光穿过云层洒在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农人们纷纷走出避雨的草棚,开始检查幼苗的情况。耐盐禾的叶片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更显生机勃勃;野慈姑的根部周围积了一些水,但很快就顺着之前挖的排水沟流走了;早熟麦的幼苗在挡风墙的保护下,没有被雨水冲刷得东倒西歪,茎秆依旧挺拔。
     “赶紧给幼苗松松土!” 陈老汉喊道,连续的干热风和雷阵雨交替,让土壤变得有些板结,不利于幼苗根部呼吸。农人们拿着小锄头,在幼苗根部周围轻轻翻动土壤,动作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幼苗的根须。哈桑也带着人给早熟麦的幼苗追肥,用的是腐熟的鸡粪,均匀地撒在幼苗根部,“这鸡粪肥力足,能让幼苗长得更壮实,抵抗接下来的天气变化。”
     宝儿在田间走来走去,仔细观察着每一株幼苗的生长情况,她发现经过这一番折腾,幼苗的长势反而更好了,耐盐禾的高度又增加了半寸,野慈姑的球茎也长大了一些,早熟麦的分蘖更加健壮。“这些幼苗就像经过了历练的勇士,越来越坚强了。” 她笑着对身边的陈老汉说,陈老汉点点头:“作物和人一样,多经历些风雨,才能长得更结实。”
     王晏之也来到田间查看,看到幼苗长势良好,满意地对幕僚说:“把今天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特别是应对干热风和雷阵雨的措施,以后可以作为经验推广。” 幕僚们纷纷拿出纸笔,认真地记录着,田埂上散落着他们写满字的纸卷,像一个个小小的丰碑,记录着农人们的辛勤付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傍晚时分,干热风再次袭来,但这次农人们早有准备,风力灌溉装置开始转动,将水渠里的水抽到田块里,为幼苗补充水分;挡风墙和遮阳帘也各就各位,保护着幼苗免受伤害。田野里,农人们还在忙碌着,有的在加固挡风墙,有的在清理排水沟,有的在给幼苗施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夜幕降临,仓库里灯火通明,宝儿和陈老汉在整理白天的记录。“今天的干热风虽然厉害,但雷阵雨也及时缓解了旱情,总体来说,幼苗的生长还算顺利。” 宝儿看着记录册上的数据说,上面详细记录了每种幼苗在干热风和雷阵雨前后的生长变化。陈老汉捋着胡须说:“明天可能还会有雷阵雨,得提前做好排水准备,可不能让幼苗淹着。” 他让人准备好更多的瓦罐,放在田块的低洼处,以便及时测量降雨量。
     黎明时分,天边泛起鱼肚白,农人们又早早地来到田间,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耐盐禾的叶片上挂着晨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野慈姑的根部周围湿润润的,充满了生机;早熟麦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向人们招手。
     宝儿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只要继续精心管护这些幼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天气变化,都能应对自如。这些幼苗承载着大家的期盼,终将在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为泉州带来丰收的喜悦。仓库里的《幼苗生长记录册》又添了新的内容,每一页都记录着幼苗的成长和农人们的智慧,像一部珍贵的农事宝典,指引着大家在变幻莫测的天气中,守护着希望的田野。
    喜欢。
  

第382章 干热风与雷阵雨交替及幼苗管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