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瀛州城上空阴云如墨,沉甸甸地压着,仿佛稍一用力便能挤出雨来。赵德明早早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城外那片雾霭沉沉的原野,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个 “川” 字。自他抵达瀛州,已有数日,每日里看着宋军忙碌备战,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监军大人,王大人求见。” 门外,亲随轻声通禀。赵德明回过神来,忙整了整衣衫:“快请。”
王晏之踏入房间,拱手行礼:“监军大人,今日我想带大人去看看城外的防御工事,如今正加紧修缮,已颇有成效。” 赵德明点头应允,两人一同出了府邸,跨上骏马,朝城外奔去。
一路上,冷风如刀,割着众人的脸。行至北堡,只见士兵们正热火朝天地劳作着。新挖掘的壕沟又宽又深,沟底布满削尖的木桩,宛如狰狞的獠牙。壕沟旁,工匠们在搭建望楼,粗壮的原木被一根根竖起,榫卯相接,发出沉闷的声响。
“大人请看,这望楼居高临下,可将方圆数里的动静尽收眼底。” 王晏之指着望楼,向赵德明介绍,“一旦辽军来袭,望楼上的斥候便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赵德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忙碌的士兵,落在远处的城墙。城墙上,新架设的三弓床弩格外醒目,巨大的弓臂犹如巨兽的利齿,蓄势待发。“这三弓床弩,射程能有几何?” 他开口问道。
“回大人,此弩射程可达五百多米,威力巨大,可穿透重甲。” 一旁的张三师傅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辽军骑兵若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赵德明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弩身的木质框架,结实而厚重。“听闻这弩操作不易,需多人协同,可训练得如何了?”
张三挠了挠头:“大人,这弩虽威力大,可操作复杂,士兵们还需些时日磨合。不过,我等日夜操练,定能尽快熟练掌握。”
正说着,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闷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士兵们却并未慌乱,迅速披上蓑衣,继续手中的工作。王晏之见状,对赵德明说道:“大人,这雨虽添了几分麻烦,但也能检验我军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对能力。”
赵德明看着雨中坚守岗位的士兵,心中不禁对王晏之的治军能力多了几分认可。“王大人,看来你确实将瀛州防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辽军实力不容小觑,我们仍需谨慎行事。”
两人又冒雨巡视了其他据点,查看了投石机的改良情况,以及陷阱的布置。回到瀛州城时,天色已近黄昏,雨势却丝毫未减。
在议事厅内,众人围坐,就今日的视察展开讨论。“依我之见,我们需在城外加设拒马,延缓辽军骑兵的冲击速度。” 李二郎提出建议。
“不错,拒马可多设几层,再配合陷阱,让辽军骑兵陷入困境。” 哈桑也点头赞同。
王晏之看向赵德明:“监军大人,您意下如何?”
赵德明沉思片刻:“诸位所言极是。只是,我军兵力有限,如此大规模的防御布置,是否会分散兵力?”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王晏之思索良久,开口道:“大人,我军可将兵力重点部署在几个关键据点,相互呼应。同时,发动当地百姓协助,一同参与防御工事的建设与守护。瀛州百姓饱受辽军侵扰之苦,对我军颇为支持。”
赵德明微微点头:“此计可行。只是,切不可过度劳累百姓,以免引起民怨。”
商议完毕,众人散去。王晏之刚回到住处,宝儿便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大人,这是从汴京传来的密信。”
王晏
第433章 瀛州紧备与朝局暗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