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浓得能拧出水来,粘在瀛州北门的城砖上,凝成湿冷的水痕。李二郎站在箭楼上,手按腰间短刀,目光死死盯着雾中狼山方向 —— 那里隐约传来木轮滚动的 “咯吱” 声,混着辽军的号角,像闷雷般在雾里炸开。城楼下,三层槐木拦石障静静矗立,夯土缝隙里还残留着昨夜的石灰粉,在微光中泛着白。
“将军,辽军快到了!” 斥候爬上箭楼,声音带着急促,“雾里能看到他们的回回炮,至少五架,正往北门推!” 李二郎立刻举起信号旗,红色旗帜在雾中挥动 —— 这是 “敌袭逼近” 的信号,城墙上的三弓床弩手立刻绷紧神经,将铁箭推入箭槽,弓弦拉得如满月,箭尖对准雾中模糊的黑影。
雾突然被一阵狂风撕开,辽军的先锋骑兵率先冲出,黑色的皮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马蹄踏过冻土,溅起的泥块混着霜粒,砸在拦石障上发出 “噼啪” 声。“放箭!” 李二郎嘶吼着,城墙上的神臂弓手率先射击,羽箭如暴雨般射出,前排的辽军骑兵应声倒地,马匹受惊嘶鸣,冲势顿时受阻。
但辽军的回回炮已推进到射程内。五架炮架在雾中展开,士兵们将四十斤重的炮石搬进投石兜,拉动配重绳 ——“轰隆” 一声,炮石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瀛州北门。李二郎瞳孔骤缩,大喊:“躲!” 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刻趴在城垛后,炮石砸在拦石障上,三层槐木方格架瞬间凹陷,夯土飞溅,却没被击穿,只是震得整个屏障微微晃动。
“好!” 城楼上的王晏之松了口气,张三的拦石障果然管用。他转头对赵德明说:“按计划,让哈桑从北堡出击,袭扰他们的炮队!” 赵德明点头,立刻让人挥动黄色信号旗 —— 这是 “侧翼袭扰” 的指令,北堡方向很快传来马蹄声,哈桑带着三百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辽军回回炮阵地。
辽军炮队正准备装第二发炮石,见宋军骑兵袭来,顿时乱了阵脚。负责护卫炮队的辽兵举起弯刀迎击,却被哈桑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先砸炮架!” 哈桑挥舞长枪,刺穿一名辽兵的胸膛,同时指向最近的回回炮。士兵们立刻下马,用斧头砍断炮架的木柱,回回炮 “哗啦” 一声倒塌,炮石滚落在地,砸出半尺深的坑。
萧挞凛在阵后看到这一幕,气得暴跳如雷:“废物!连个炮队都守不住!” 他拔出弯刀,亲自带领两百精锐骑兵,冲向哈桑的队伍。“将军,辽军主将上来了!” 斥候大喊。哈桑抬头,见萧挞凛的银甲在晨光中格外显眼,立刻调转马头:“撤!别跟他们硬拼!” 骑兵们迅速上马,朝着北堡方向撤退 —— 他们的任务是袭扰,不是决战,见目的达成,立刻撤离。
萧挞凛想追击,却被城墙上的神臂弓箭拦住。羽箭密集地射来,辽军骑兵纷纷落马,他只能恨恨地勒住马:“收队!先把炮架修好,继续轰城!” 辽军士兵们赶紧扶起倒塌的回回炮,重新调整配重,可耽误的这半个时辰,已让宋军有了喘息之机。
午间的日头越来越烈,雾彻底散去,阳光晒得城墙上的士兵们脊背发烫。辽军的回回炮终于重新就绪,这次他们学乖了,加派了四百人护卫炮队,哈桑再想袭扰,已没那么容易。“轰隆!” 炮石再次砸向拦石障,这次刚好击中屏障的薄弱处,三层槐木被砸穿,夯土飞溅,露出后面的城门。
“不好!拦石障破了!” 李二郎大喊,立刻让人推着 “塞门刀车” 堵住缺口。这刀车是张三特意改良的,车身裹着铁皮,刀刃朝外,推到缺口处,既能挡住辽军进攻,又能防止他们靠近城门。辽军见缺口被堵,立刻用弓箭射击,箭雨打在刀车上,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却没造成太大伤害。
王晏之站在城楼上,看着辽军的炮石一次次砸向城门,眉头紧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拦石障撑不了多久。” 他转头对宝儿说,“让张三师傅把火药包送上来,用三弓床弩射向辽军的炮队,炸他们的炮石堆!” 宝儿立刻领命,快步跑下城楼。
很快,十名士兵抬着火药包赶来。这火药包是朝廷送来的,用麻布包裹,里面装着硝石、硫磺、木炭的混合物,威力虽不如后世火炮,却能引爆堆积的炮石。“装箭!” 三弓床弩手们小心翼翼地将火药包绑在箭杆上,点燃引信,“放!” 箭带着火药包,如流星般射向辽军炮队。
“轰隆!” 火药包落在炮石堆旁,一声巨响后,炮石飞溅,几名辽军士兵被砸中,当场倒地。炮队的辽兵们吓得纷纷后退,装炮石的动作慢了许多。“好!再来!” 王晏之大喊,三弓床弩手们继续发射,火药包接二连三地落在辽军阵中,爆炸声此起彼伏,辽军的进攻节奏彻底被打乱。
狼山方向,萧挞凛看着阵中的混乱,气得嘴角抽搐。他原本以为,凭借回回炮的威力,午时前就能破城,可没想到宋军的防御如此顽强,还有 “会爆炸的箭”,让他损失惨重。“传我命令,让骑兵冲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北门!” 萧挞凛嘶吼着,弯刀指向瀛州城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
第435章 北门鏖战与炮石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