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林知行。
样貌未改,何以性情差之千里?青旋县主一时想不明白。
这时衙役来报,匪徒招供的那个内行人老廖抓到了。
按我朝律例,拐卖三人以上,即处绞刑。
那老廖许是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被抓时并没有反抗,只希望不要惊动他的家人。
他赚了钱之后,不只娶妻,还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因自己幼时也是被拐卖的,面对官府审问并无多少抗拒,问什么便答什么。
据他交待,江湖传言九爷根基在衢州。
其麾下有一位极厉害的师爷“白扇子”,替他统筹全局。
九爷的生意覆盖浙东六州,这衢州恰好就是浙东六州之一。
涉案孩童的卖身户籍也出自衢州。
线索就此串联起来,足见九爷在衢州势力极大。
老廖说,九爷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帮派不同。
每个环节——诸如抓捕的猎手、运货的车夫、转运的船工、出手的牙人,每个环节都是独立的。
他们之间互不相识,仅靠中间人单线联系。
串联每个环节的中间人,才是九爷真正的嫡系。
即便抓住猎手或车夫,也很难顺藤摸瓜挖到九爷。
而这个老廖之所以这么清楚,只因九爷初起炉灶时,便有人招揽过他。
他甚至提出可以引荐宋大等人去做猎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许多猎手铤而走险的第一单,都是自卖掉自己的孩子开始的。
那些路边目光呆滞的老人或看似勤恳和善的中年人,都可能是潜伏的猎手。
他们抓一个半大的孩子得一贯钱,有多少收多少,年轻的妇人也是一样的价。
问完了九爷的事,宋大问起了黑水村附近的那处锯点。
老廖摇头:“小的也不是那万事通,您得说人名,单凭一个地名,小的实在无从知晓。”
宋大遂命衙役将小石头押来。
这小鬼被关了两天,虽老实了些,但衙役不敢放松,还是将他绑着。
“他十岁左右,有个瘫痪的父亲,应是自幼长在那处据点。”宋大这般说道。
林知行注意到这个老廖一直盯着小石头的眼睛,随即低下头,状似沉思,眼神却不安地游移。
最终他还是摇头否认。
“真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宋大质问道。
“小的横竖是死,还有何不敢?!是真不知道。”老廖辩解道。
宋大不再勉强,他要做的事很多,此本为顺带查问。
待人被押下,林知行再次提笔,给妹妹林知夏传信。
依照老廖所说,那在汴京接货的小马脸乔高就是这个九爷的嫡系。
他们离京前,小马脸等人已被开封府收押。
他一直没招供,只因他们未敢直接动刑。
这无疑是个突破口。
林知行在信中写明关键,让妹妹帮忙从小马脸身上找突破口。
同时也将高阳县令汪某的贪墨劣迹详陈信中。
为配合拐卖案的查办,平西王虽已向永城知府揭发了汪县令的腐败行径,但未立即对其采取行动。
两天后,腊月初七。
林知行让宋大把青旋县主请了过来,共商下一步行动。
室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青旋县主看向林知行,面色掠过一丝尴尬。
这两日虽住在隔壁,二人却未碰过面。
喜欢。
第366章 制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