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2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叁[2/2页]

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 二er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兵团党委决定授予你39;优秀知识青年39;称号。另外......34;她推过一份文件,34;北疆农科院要来我们这里设立实验站,点名要你参与新型抗旱播种机的研发。34;
     汪璒翻开文件,看到父亲当年设计的改良播种机图纸赫然在列。原来农科院的专家在西北考察时,曾记录过这个巧妙的设计。
     34;还有件事。34;孙嘉佳意味深长地说,34;你父亲当年是西北建设兵团的劳动模范,他发明的旱地播种法至今还在使用。看来你们父女俩,注定都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印记。34;
     汪璒摸着图纸上父亲年轻的签名,突然明白了他沉默背后的骄傲。那天晚上,她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第一次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北疆的生活和工作。信的结尾她写道:34;请告诉爸爸,他的女儿正在把他年轻时的梦想,播种在这片更辽阔的黑土地上。34;
     一个月后,由汪璒主持改造的十台抗旱播种机投入使用。女子突击队也因为在白灾中的英勇表现,被正式授予34;铁玫瑰突击队34;的旗帜。授旗仪式上,汪璒站在队伍最前方,背后的黑土地上,新播下的种子正在萌芽。
     兵团司令部的调令来得突然。汪璒正在试验田记录新播种机的出苗率,孙嘉佳指导员踩着露水匆匆走来,手里捏着一份盖着红印的文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上级决定派你去阿尔善牧区推广农机改装技术。34;孙嘉佳的声音里既有骄傲又含担忧,34;那里是蒙汉混居区,条件比我们这儿还要艰苦得多。34;
     汪璒的钢笔尖在记录本上顿了一下,洇开一小片蓝墨。她想起父亲日记里提到的西北牧区——缺水少电,冬季长达七个月,牧民们世代逐水草而居。
     34;什么时候出发?34;
     34;三天后。给你配了个助手——路杊,那小伙子机械底子不错。34;孙嘉佳递过一沓资料,34;这是牧区基本情况。记住,那边风俗习惯和我们不同,凡事多观察,少武断。34;
     临行前夜,汪璒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包裹。除了一罐自制肉酱和几双厚袜子,还有本用油布精心包裹的笔记本——父亲二十年前的边疆日记。扉页上有一行新添的字迹:34;给璒璒,大地会善待认真对待它的人。——父,姜屿34;
     火车转汽车,汽车换马车,当远处终于出现阿尔善牧区标志性的白色蒙古包群时,汪璒和路杊已经颠簸了五天。八月的阳光灼烤着草原,热浪使远处的景象微微扭曲。
     34;看!有人来接我们了。34;路杊指着前方扬起的尘土。
     三匹骏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汉子皮肤黝黑发亮,腰间别着银柄匕首。他在马车前猛地勒住缰绳,马匹前蹄高高扬起,溅起的草屑落在汪璒的鞋面上。
     34;我是牧区生产队队长巴特尔。34;汉子居高临下地打量他们,目光在汪璒纤细的手腕上停留片刻,34;兵团就派了个丫头片子来?34;
     汪璒仰头直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34;汪璒,农机技术员。这是助手路杊。34;她拍了拍随身工具箱,34;带我们去看需要改造的拖拉机吧。34;
     巴特尔鼻子里哼了一声,调转马头:34;跟上!丢了我可不管找!34;
     牧区营地比想象中规模大得多。十几座蒙古包呈环形分布,中央空地上停着五台锈迹斑斑的拖拉机,几个穿蒙古袍的青年正围着其中一台敲敲打打。
     34;就这些铁疙瘩,34;巴特尔跳下马,34;去年买的,用不了几次就趴窝。你们有十天时间。34;
     汪璒蹲下身检查最近的一台,掀开引擎盖时扬起一片铁锈。
    喜欢。
  

第282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