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第一谋士与第一战神对决[1/2页]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秦岭北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代国都城盛乐的局势仿若一团乱麻,愈发纷繁复杂、迷雾重重。
     然而,对于此刻的王猛而言,这恰是百年难逢的绝佳战机。
     晋阳城中,王猛安坐于军帐之内。摇曳的烛火在他那深沉似海、沉静若湖的面庞上跃动,宛如为其勾勒出一幅坚毅且睿智的画卷。
     他双目炯炯,仿若能穿透这营帐的重重屏障,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的每一丝细微变化尽收眼底。
     此时,匈奴铁弗、独孤、呼延三部精锐在桓温、姚苌和吕光的煽惑下,如恶狼般倾巢而出,汹涌澎湃地涌向代国。
     那气势,犹如惊涛骇浪,妄图将代国一举吞噬。
     王猛敏锐地洞察到,既然匈奴部落的精锐尽数出动,那此时匈奴的领地必然是守备空虚之际。
     他果断指挥五万大军,如雷霆万钧之势迅猛扑向匈奴部落。
     针对草原匈奴部落居住分散的特性,王猛宛如一位智谋超群的弈者,调兵遣将,迅速展开行动。
     他精心布局,将匈奴的各个部落逐一分割包围,切断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王猛的策略精妙绝伦且致命,使匈奴的各个部落瞬间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毫无相互支援和协同作战的可能。
     紧接着,大秦铁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对被分割的匈奴部落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猛攻。
     在王猛的卓越指挥下,匈奴的各个部落毫无还手之力。
     王猛面色冷峻,犹如坚不可摧的寒铁,他高声传令:
     “众将士听令,不得伤害无辜百姓,若有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其声如洪钟大吕,在狂风中激昂回荡,透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铁弗部落营帐中,王猛大军恰似闪电撕裂漆黑的夜空,眨眼之间便突破了那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的防线。
     营帐内喊杀声震彻云霄,大秦士兵如猛虎下山、饿狼扑食般穿梭其中,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性命。
     粮草辎重瞬间被熊熊烈焰吞噬,营帐在烈火中接连崩塌,化作一片焦黑的废墟。
     唯有妇女儿童,在王猛的严令下,被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护送至安全之所。
     孩子们惊恐的啼哭声在混乱中令人揪心不已,却也彰显出王猛铁血之中的一丝温情。
     独孤部落营地亦是一片腥风血雨,顽抗的士兵在王猛精锐部队的强大攻势下,如秋风中的残叶般纷纷凋零飘落。
     那惨烈的场景令人胆战心惊,却也凸显了王猛军队的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王猛的这一系列迅猛攻击,如狂风暴雨,打得匈奴部落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消息如飞鸟传书,迅速传至盛乐城外的匈奴联军耳中。
     匈奴将士们听闻老巢被袭,顿时军心大乱,阵脚浮动,恐慌如瘟疫般在军中急速蔓延开来。
     王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展现出了超凡绝伦的军事才能。
     纵横家们亦在王猛授意下,分别奔赴匈奴部落与代国。
     至匈奴处,那纵横家昂首挺胸走进匈奴营帐,直面诸部首领,神色傲然,声如惊雷:
     “王猛将军大军已破汝等巢穴,若不降秦,匈奴精锐唯有曝骨荒野,部落亦将烟消云散!尔等当看清形势,莫要做徒劳抵抗!”
     其言辞犀利如剑,锋芒毕露,直刺匈奴首领的内心。
     匈奴首领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与犹豫。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决定归降前秦。
     赴代国者亦是毫不逊色,踏入代国宫殿,见到拓跋什翼健,便滔滔不绝地陈说利害:
     “陛下,前秦如今兵强马壮,王猛将军足智多谋。您若不臣服,代国将旦夕覆灭,陛下三思啊!”
     拓跋什翼健坐在王座之上,眉头紧蹙,心中暗暗叫苦,却仍强作镇定,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拓跋什翼健让纵横家的使者带话给王猛,他需要和代国大臣商议,再决定是否归降前秦。
     在彻底征服匈奴的各个部落之后,王猛转身,眼神中透着深谋远虑,对帐下将领张蚝说道:
     “我早料到拓跋什翼健必然不会轻易答应归降前秦,为了继续给他施压,本帅命你率两万雄兵奔赴代国,与慕容垂合兵一处。
     你切记,大军只可远观盛乐,不得擅自进攻。
     待匈奴与代国激战,两败俱伤之时,方可出击,坐收渔利;若其相安无事,我军亦不可轻举妄动,只作威慑牵制。
     此乃关乎全局之重任,万不可有失!”
     张蚝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
     言罢,率军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仿若一条蜿蜒的巨龙,直至消失在天际尽头。
     张蚝依照王猛的指令,于代国境外寻得一处高地扎营。
     他站在营帐前,望着盛乐方向,心中暗自思量:
     “王猛将军此计甚妙,我且按兵不动,静候良机,定要在这场博弈中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与此同时,王猛负手而立,在营帐中来回踱步。
     他心中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思考着这场战局背后的种种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次代国之乱,背后必有隐情。
     虽尚未确定前秦内部是哪位将军参与其中,但我坚信,我大秦朝堂之中,必定有人牵涉此局。
     代国发生如此大的事情,东晋不可能没有参与其中。
     为了万无一失,必须做好周全的部署。”
     于是,王猛秘密调遣之前刚灭完燕国的七万前秦精锐部队迅速向南移动,密切监视东晋朝廷的各个军事据点。
     他深知东晋向来善于伺机而动,在这关键时期,必须对其一举一动保持高度警惕。
     紧接着,王猛又派出第七路安排。
     他命令占领前燕国土的各路将军,在之前的燕国境内,于众多关卡和险要之处大量设置哨卡。
     对往来的江湖人士、外地人和商贾进行严格的盘查审问,暂时禁止任何人通行。
     这一举措,有效地暂时阻断了南北东西的人口流动,让代国之地陷入了一种相对隔绝的境地。
     慕容垂与张蚝相见之后,听闻王猛的筹划,心中不禁暗自惊叹:
     “王猛此人,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般布局,环环相扣,我慕容垂自愧不如。”
     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微微点头,说道:
     “王猛将军之令,我等自当遵从。”
     然其心思缜密,待张蚝离去,便立刻暗中召集林婉清、慕容轩、张衮、刘库仁、拓跋寔,一同前往面见拓跋什翼健。
     此时宫中的拓跋什翼健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王猛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上匈奴部落的精锐部队又在城外虎视眈眈,城内还受到江湖门派的威胁。
     他真不知如何是好。
     恰在此时,拓跋什翼健听闻儿子

第47章 第一谋士与第一战神对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