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蜀:“硬度比黄金高,密度比黄金小,色泽比黄金差。”
     秦立桓:“铜?”
     菁莪:“不是纯铜,纯铜埋这么多年,即使做了防潮处理,氧化也会比现在严重。”
     韩蜀拿起来到堂屋石门墩上磕两下,再拿到灯光下看,“硬度比纯铜高,这个青灰色不是单纯的氧化所致,如果是的话,磕破的地方会呈现鲜亮的红色或紫红色,这个是——”
     “青铜!”三人一起说。
     “爸妈把两个青铜锁片给咱们挂脖子里干什么?”
     秦立桓抬手就敲,“别胡说,青铜是礼器,怎么可能会往脖子里挂?”
     “那这是干什么用的?”
     “我哪知道?”秦立桓再看小木盒,“半个字都没写。”
     “回头再研究,时间不早了,赶紧收拾。”韩蜀催他们。
     “好!”秦立桓把锁片交给菁莪,“收着,和你那个放一起。”
     捧出半书包银圆,预备换钱换粮食,其余的撒入几捧明矾防氧化。
     之后,连腌菜缸一起,砌入了位于炕墙拐角处提前预备好的洞穴。
     菁莪的那个“骨灰盒”也一并放了进去,父母留下的书信,及老班长收集的报纸也在其中。
     洞穴里,有提前放置的石灰和草木灰,石灰和草木灰能防潮防虫。
     而后,点一把火塞进去,迅速用水泥将洞口封死。空气被隔离后,火会自动熄灭。
     同时,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变得稀薄,会形成一个近似真空的环境。无忧了。
     现在,除非拿金属探测器来,否则根本找不到这里藏了东西,大水淹过来都不怕,洞穴是倾斜的,最低处装了止回阀。
     又用三天,东厢房里的两个大炕也完美收工。
     菁莪又让他们在院子里砌了个烘烤床—— 很简单,就一端烧火,火烟顺着通道乱窜,能把上头的东西烘干的水泥台子。远看跟个乒乓球案子似的。
     干什么用呢?烘焙东西。
     砖砌的台子,抹了水泥,导热慢、散热也慢,不像铁锅,一个照顾不到就会糊锅。这个可以慢慢熥干。而且这个面积也大,足有三四个平方。
     估摸着谭教授到道桥工地了,韩蜀和秦立桓赶去助工。她自己要留下来储粮、储菜。
     川子要留下和她作伴,菁莪说不用,给了他点钱,让他回去找天天下河玩的小孩子收虾、收河蚌。回头用盐焙了,做成虾干和蚌肉干保存。
     几人不放心,商量后说,回头和老班长一起,轮流回来陪她。
     夏日天长,坐傍晚的船来,到家八点,天还不黑,早上坐五点的船走,到市里也不耽误工作。
     晚上还能帮她干一点活,要不然,一个人擦丝、切片、焯水、晾晒、熥干……得忙到什么时候去?
     菁莪同意了,确实有项工作她自己干不了。
     什么呢?推磨,磨虫子。
     没错,她把主意打到了虫子身上。
     这当地是国家的油料作物区,大面积种植黄豆,这时期基本不使农药,豆地里的豆虫特别多,不仅有豆虫,还有蛹子、蚂蚱和蝗虫。
     社员们每天下地手动逮虫,逮到后有拿回去烧着吃的,也有喂鸡喂鸭的。
     蝗虫成群时,身体从青绿变成黄褐,基因激活,有毒素生成。
     菁莪记得有个处理蝗灾蝗虫的米其林标准:什么零下十八度速冻灭活,什么紫外线照射不低于十五分钟,还有油炸温度要控制在二百一十摄氏度以分解毒素。
     太复杂了,最好不要吃

第99章 青铜锁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