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4章 无名英雄纪念馆[1/2页]

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 青莪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据我所知,鹿城已经有了革命烈士纪念堂。”一位同志说。
     “那无名英雄呢?民间英雄呢?那些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独立支撑起一个家的女性呢?
     鹿城是个饱受战火的地方,有多少有名有姓的英雄,就有多少无名无姓的英雄。
     他们或许不轰轰烈烈,或许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我们是不是也该记住他们?
     把那处房产改建成一座公园式的无名英雄纪念馆吧,这是哥哥和我的心愿,我们父母泉下有知肯定也十分赞同。
     辛苦两位同志帮我们转达吧,当然,具体做什么用途,我们听从政府和组织的决定。”
     两名同志对视两眼,一起看向韩晋,韩晋点点头说:“这个想法很好,你们两个都有你们父母的遗风,回去后我把这事说给爸和几位首长听。”
     两名同志郑重与菁莪、秦立桓握手,毫不吝惜地把两人一番夸。
     *
     车到江中岛码头已是下午两点,要从这里坐摆渡轮上岛。
     秦父秦母说送到这儿就行了,让他们坐车接着走。
     大家当然不答应,主要秦父秦母昨天到南市,江中岛场部的人接到车站,帮忙把行李运来了这边,人却被秦立桓和韩蜀直接接去了韩家。
     所有人,包括他们本人,到现在还都不知道,岛上是如何为他们安顿的住处。
     菁莪三人率先跳下车,韩铭几人也要跟着跳,想瞧稀奇看风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还有调查结果未汇报,一路上都没找到机会说话,憋死他们了。
     一个个都跟小狗似的眼巴巴地瞅,
     一半人瞅韩晋:“爸——”“大舅——”
     一半人瞅韩蜀:“小叔——”“小舅——”
     没人找颜仲舜,颜仲舜也不在意,乐呵呵地看,好像这群小狗里没有他闺女和他儿子似的。
     韩晋平时再靠武力镇压儿子们,此时也不好开火。
     老话不说了吗,当着瘸子不说短话,当着亲戚不打孩子。
     未及韩晋韩蜀开口,秦妈妈说话:“没有要紧事的话,就让他们跟着吧,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岛上风物肯定和陆上不同,多少有助于他们增长见识。”
     几只小狗闻言,不等他们的爹或妈表态,就嗷一声喊着“姥姥真好!”“姥姥万岁!”,扑通扑通往下跳。
     跳下来,抢着抬口袋的抬口袋,抢着拎提包的拎提包,抢着拿水壶的拿水壶,什么都抢不上的就上来扶人。
     大嫂怕菁莪三人看不住他们,和韩晋说了一声跟上。
     老班长说:“我去送送大哥大嫂,也好认认路。”也跟上。
     于是乎,车上的人下来了过半数。
     和韩晋、小昭等人告别,再目送大面包车开走,刚转身没走出几步,就有人小跑过来问是秦教授段教授吧,确认之后一连声邀请他们上船,说场长和政委让他们吃过午饭就到码头来专门候着了。
     一艘小机动船,被一家人挤满。
     来人说:“秦教授、段教授,你们家人真多啊!”
     秦爸爸哈哈笑着跟人介绍:“儿子、女儿、女婿,兄弟,侄媳妇,剩下几个都是孙辈的孩子。”
     韩铭带着弟弟妹妹们,“伯伯”“叔叔”“大哥”,一通乱叫,把人叫的迷迷瞪瞪,全程都咧嘴笑。
     马达推开层层浪花,哗啦啦的响声此起彼伏,风吹过芦滩,带来芦叶特有的清香,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一朵蒲公英从很远的地方飘来,近了,更近了,终于被一根钻出水面的芦苇尖截住。
     “这地方真不错!”秦妈妈说。
     确实很不错,在别处的春色都勉强凑数之时,这里却绿的成团成片。
     芦苇、竹林、洋槐……感觉摇一摇就能噼里啪啦地掉色儿。
     菁莪三人坐在船尾,哗哗的浪花声里,韩蜀小声说:“江中岛有一大两小三个岛组成,

第224章 无名英雄纪念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