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要备考期末,来的少了,就先这样,暑假里时间自由,我可以随意安排,下学期一开始我就去找系里说这事。”
     两人说话间,秦妈妈把搁在旁边竹椅上的一个黄色信封打开,抽出几张纸给菁莪看,“邵科长是来说这个的。”
     菁莪只大体扫了两眼,就面色突变—— 竟然是一封汇报秦父秦母思想动态的举报信。
     其中,有说秦父秦母以外出考察为借口,躲避参加思想学习的话;
     有说秦父秦母以研究为目的,养殖鸟雀,资产阶级情调严重的话;
     有说秦父在着作中讲述西伯利亚迁徙来的候鸟,是想搞修正的话;
     也写了,十几年前,秦父秦母和一位邻居往来密切,而那位邻居的亲戚已经在镇反中被定为了反革命,怀疑秦父秦母和他在那位邻居家传递情报的话;
     更写了秦父在青年时代留学欧洲结识了某人,现在追踪候鸟,是想用候鸟和他传递消息……
     一条比一条狠,哪一条都致命。
     “这是第四封,最早的一封在三月份。”邵华说。
     “三月份?那时我爸妈还没到这儿来呢。”
     “对,第一封寄给了西北大的领导,当时,秦教授夫妻的调动手续正在办理,校方不想多事,又收到过我们发过去的保护好他们的电报,便把那封信压下了。
     第二封寄到了场部,秦教授夫妻负责着重要科研项目,又救助抚养了烈士遗孤,农场方面也把这事压下了。
     第三封寄到了农科院,段教授负责课题虽然挂在农科院下面,但直接负责单位还是农场,农科院便把信转寄到了农场,农场又给压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封——”
     菁莪拿过信封看,“这封信是寄给教育部的?”
     “对,教育部收到信后,派了外调人员过来了解情况,因为秦教授参与研究的课题在我们军区装备部名下,场部联系了装备部,一起把情况和他们说了说,把信留下,把人送走了。
     我们把几封信汇总,发现这几封信都从西安寄出,内容大同小异,但都是左手执笔,且发出的邮电所不同,不好确定寄信之人。”
     “穷追不舍啊这是!不把人诬告到底誓不罢休?”菁莪一拍桌子气咻咻地说。
     这是校方和农场都保护秦家父母,若没保护呢?他们现在岂不是已经大祸临头了?
     菁莪庆幸自己出主意把他们弄来了这边,
     庆幸他们来前没有公开发表论文,
     也庆幸秦爸爸参与了密度泛函研究,
     更庆幸韩老爷子早一步找人商议报备,成立了孵化中心,并把孵化中心安在了军区装备部名下。
     冷静下来想了想,问邵华:“邵大哥今天过来,是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毕竟,若是普通的诬告,压下去就压下去了,最多由场部领导出面澄清一下调查结果就完事,不会劳动一个侦察科长出山。
     “还不确定。”邵华说,“今天是来向两位教授了解下情况。”
     “妈,会不会和白家有关?我哥和白翎的事,你跟邵大哥说没?”菁莪转向秦母。
     秦妈妈点头,“说了。白家好歹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家,行事应该不至于这么下作。另外,若是她的话,举报一次两次可以理解,连续四次,还不断变换举报地点,她应该不具备这个能力。”
    喜欢。
  

第244章 四封举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