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临时绕过的方法,但每一种都有风险。魏鹏说:“要不我们先写个脚本手动跑一次,保证数据同步过去,然后再找根源。”
我点头:“只能这样,先止血。”
上午十点半,我们跑通了手动同步,客户那边反馈数据正常了。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临时处理,根本没解决底层问题。
午饭我几乎没吃什么,随便扒了几口盒饭就回工位继续查问题。小陈终于把凌晨的日志分析出来,说是服务器磁盘IO瞬时飙高,导致批处理超时失败。我问原因,他说可能是另一批定时任务抢了资源。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点无奈——这是老问题了,之前就提醒过要错开任务时间,但一直没落实。现在客户反馈了,问题算是被放大了。
下午三点,我们把修复方案写好,包括调整任务时间、优化脚本超时重试机制,以及增加异常报警。魏鹏写文档的时候,我特意叮嘱他要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不要一堆技术术语。
方案发过去半小时,客户回信,语气比上午缓和多了,但仍要求下周给出验证报告。我长出一口气,总算是把今天的火先压下去了。
晚上六点多,我收拾电脑准备走,忽然看到领导发来的消息:“下周一早上,部门例会重点讨论客户项目质量问题,请准备汇报。”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事显然没完,下周可能还要面对一轮内部追责。
走出公司大楼时,夜色已经降临,街灯把地面照得一片昏黄。路上行人稀少,冷风钻进衣领,我忽然有种说不出的疲惫感。工作里的问题从来不会因为你解决了一个Bug就结束,它们像接力棒一样,一茬接一茬。
回到家,我把外套挂好,泡了杯热茶,坐在书桌前想了很久。或许,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在客户的压力、同事的情绪、领导的期望之间找到平衡。
可这种平衡,往往只是短暂的,就像今天的修复方案一样,明天可能又会被新的问题打破。
喜欢。
第475章 四七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