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夫妻俩来到一间幽深庄严的高柱大堂,坐北的整面墙都打铸成供桌祭台,八九寸的高阶梯状的排位格,仅放了五面牌位,分别是年庚先父母贺重齐、慕容飘,以及锦绣的太祖魏慈,以及生父母魏云华和萧萝。
     祠堂便设在正院旁,从正院走出海棠垂花门,沿着东侧厢房院门前的碎石幽径前行,只见一片极宽阔的甬道,通道前往五十余步便是这间庄严肃静之地。
     祠堂背面种了一片竹林,春风拂过竹叶细响,敞开的窗户依稀可见着垂落的竹叶,此刻祠堂内萦绕着香火,供桌上的香案可见燃烬了许多香枝,想来,竹青已在此侍奉已故几位主子多时。
     年庚和锦绣跪于祭台前的蒲团上,执过点燃的三柱香,恭敬的给先祖们磕首。
     一旁的魏娘和竹青默默地压下眼底的泪,事隔多年,总算等到主子后人出现,为主子们孝敬香火。
     “当年夫人命我等潜入敌营搜集军情,不想这一别,再也见不到夫人和先生,这些年,奴家追随皇后,暗下得知少主消息,为保少主安危,皇后不得己暗下不动,静待少主与郡主回京相认。”
     年庚默默压下眼底湿意,抬头看向那几面牌位,“爹,娘,孩儿带瑶儿回京了。”
     锦绣眼里也压着泪,声音稍显哽咽,“爹爹,娘亲,女儿和年庚会传承你们的遗志好好活着,带着我们的孩子为百姓安宁,倾付家族使命。”
     夫妻俩再三叩首,相携起身将香插入香炉。
     他们在祠堂待了好一会儿,由衷悼念先逝的先祖,缓过心底里的那层压抑,适才相伴走出祠堂。
     墨白和玄夜已安排来两顶抬轿,几名轿夫候在一旁,其实,年庚和锦绣当下已没有多大的心情继续游园,但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不想拂了下面人的心意,便坐上了那两顶轿子前往后头的林院。
     院子很大,从主院后头的月洞门出来,入目是一片翠绿的草坪,边上还种植了颜色娇艳的花卉,有些瞧着像是山上独有的野花,生长在这其中倒也显得矜贵。
     再往前,有一条延伸至野外的池塘,走近边上能看见池塘里游走的鱼儿又肥又大,据说,是她太祖当年命人挖下这条塘,从野外的河流引水灌鱼,方便了自个垂钓的喜好。
     池塘中还搭了一条石板半月桥,可欣赏美景,也方便穿过对面的桃花林,眼下已过了桃花盛开的时节,远远看去,似还能看见凌星挂在枝上没来得及刁落的花瓣。
     夫妻俩从轿子上下来,相伴走上那条石板半月桥,望着这片风景清幽的林子,锦绣不禁感叹,“从前,我以为搛了钱便是体面,现在才知道,在一定的权势面前,连住的宅邸端的都是气派非常。”
     年庚随她的视线观望,说道,“据说,在京城里比镇国将军府还要气派的还有祺王府,后来的安国公府也比这座院子大上一半不止。”
     锦绣意外的挑挑眉,旋即无奈摇头失笑。
     想来如此,不然,以魏邦贪婪的心性,又如何甘心看着皇上手里攥着镇国将军旧邸。
     而祺王,听说是安国公府为先帝找回来的私生子,遗失在外二十多年的孩子失而复得,先帝自然心疼

第352章 祠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