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9章 未修(八四)[1/2页]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隔壁姐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用作底稿(十四)
     孟伯弦和彭家姑娘的亲事,很快在两家人的操持上提上了日程。
     锦绣想着两口子成婚后,自然是要另府别过,于是同贺年庚商量后决定,送孟伯弦一套三合院做为新婚礼。
     阳县还有几套地理环境都不错的三合院未出手,价钱不贵,几十两就能拿下,当孟伯弦拿到卢主薄给盖好印的文书时,人都傻了。
     这么一份大礼,他自知受之有愧。
     奈何贺年庚和锦绣却坚持,这份礼孟伯弦值得,这半年多来在阳县,如果没有孟伯弦在旁协助年庚,阳县的公务进程如何能开展得如此快。
     孟伯弦的家底单薄,好在阳县锦记粮铺开启时,他往里头投了小小的一股,每个季度都能分到一笔银子,虽然不多,养家糊口再有奉?不成问题。
     年忠也为表意思,给孟伯弦准备了两抬聘礼充场面,可把老家伙感动得一把鼻涕泪。
     孟伯弦的婚事办得很体面,两家也很高兴能结成连理,成婚后的翌日,孟伯弦与彭氏商量后,便把进宝从衙门后院接到小院里来一同住。
     日子悄然平静而又兖实之中慢慢流逝,阳县的人气也一天比一天活跃,各店铺的买卖也越做越好。
     这日,贺年庚难得休沐在家陪媳妇,夫妻俩谈论到地方治事之事上。
     “你是说,官府在县城创办县书院?”
     贺年庚点点头,“眼下,县城也就差这一件事,毕竟大庆所在州府,县书院是必不可少,总不能断了阳县寒窗苦读读书子的梦。”
     “我觉得,现在办县书院会不会为时过早,老百姓刚填饱肚子,又有几户人家的孩子能读上书。”
     “能不能读上书是一回事,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不能因为读书子少,县衙门便不作为,没有县书院,考上的学子将来只能跨县入学,束修便是一笔大开销,对孩子而言不是好事。”
     “如此,办理县学院又是一笔数目 ,我知衙门卖地卖房卖铺子,有了收入,即便是有学子考过了秀才,能入书院,又有多少学子能出起得束修?”
     “无妨,学院可择优培养学子,由官府提供奖学政策,我们做到的是,为这方百姓造福。”
     锦绣不得不感叹,这男人的格局不是一般的大。
     “你既然已想好了,又有了章程,我相信你能办到。”
     贺年庚笑了笑,牵过她的手,从房里出来,慢慢的在院子里散心。
     锦绣道,“你说,你在任期的三年,若事事求精而致,皇上可会看在你为百姓如此勤恳的份上,任期满后安

第579章 未修(八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