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场关于改革的争论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却始终僵持不下。
     皇上渐渐失去了耐心,这天早朝时,皇上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朕意已决,改革势在必行!谁若反对,朕便抄家问罪!”
     一位老臣颤抖着站出来,满脸悲愤:“陛下,万万不可啊!我大清自开国以来,一直遵循祖宗成法,岂能轻易更改?”
     “这些新举措背离传统,必将带来灾祸。”
     “老臣等家族世代为大清效力,陛下此举,实乃寒了老臣等之心啊。”
     另一位老臣也声泪俱下:“陛下,若执意改革,老臣今日便血溅金銮殿,以死明志,维护祖宗之法。”
     皇上龙目一凛,毫无惧色,冷声道:“哼!尔等以为能威胁得了朕?”
     “朕乃天子,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谁敢阻拦,便是与朕为敌,与天下为敌!朕自会在史书上写下,顽固之臣子乃是阻碍大清发展之罪人!”
     这话堵得这些臣子说不出话来,都想名扬青史,但不是恶名。
     气氛有些僵硬,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地说:“皇上,臣支持改革。”
     随后又有一些声音:“臣支持改革。”
     …………
     看到这一幕,皇上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朕之决心已定,改革不容置疑。那些只知守旧、不顾国家未来之人,必将被历史淘汰。”
     皇上的强硬态度让那些顽固老臣们陷入了两难之境。
     他们既不想失去既得利益,又不敢真的以死相逼,毕竟皇上的威严不可侵犯。
     最终,在皇上的强势推动下,改革虽阻力重重,但还是逐步推行了下去。
     最先皇上提高女子地位,鼓励女子受教育、废缠足。
     若有父母不同意,家庭三代不可以科举,不能当官,若有家中父兄为官者五年不得晋升。
     触动到自己的实际利益,那些男人一个比一个支持地块,很快女子缠足的陋习就少了很多。
     虽然道路遥远,但行则将至。
     农业上皇上鼓励开垦荒地、推广新技术、编撰农业书籍、兴修水利、设常平仓。
     教育上调整科举,创办官学,鼓励私塾,派遣学子交流。
     工业上扶持传统手工业,鼓励创新,加强矿产开发。
     法律上修订条文,建立上诉制度,监督官员,组织学法。
     军事上整顿军队,加强边防,制造火器。
     特别是八旗子弟,更要好好训练,不能丢了老祖宗的威风。
     并且皇上还下令改革科举,杜绝贿赂之风,凡当官者必须由科举产生,靠门第入仕是行不通的,胆敢有人这样做,一家子的官位都扒掉。
     律法严苛,才会有人望而生畏,不敢触犯。
     另外,皇上还设立了类似于现代养老院得机构,家中无子的老人由朝廷抚养,保障老人生活。
     一项项举措推行下去,虽阻力重重,但慢慢地大清焕发生机,知道政策是为了自己好,百姓自会接受。
     就像是生活和平,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如果拒不接受政策,不用官府出手,百姓自会教育他。
     一年多的时间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实力增强,大清发展地越来越好。
     早在雍正三年一月的时候,华妃和富察贵人接连生产,喜得一儿一女。
     华妃生的是女儿,名为“曦瑶”,意为如玉般美好。
     富察贵人生是儿子,名为“弘暻”,意为未来光明璀璨。
     华妃之前一直闻着欢宜香,身体底子虽好但那香终究闻多了于子嗣有碍。
     皇上暗中找人给华妃调理了身子,华妃求子心切对于太医的话也没有质疑,没想到最后真的怀孕了,华妃还赏了太医许多银子。
     虽是个女儿 但华妃依旧很高兴,女儿也是她的宝贝。
     皇上喜爱女儿,对这个公主很是宠爱。
     阿玛额娘疼爱,舅舅还经常送各种玩具给她,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富察贵人出身富察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底蕴丰厚。
     她虽是富察氏的旁支,但她这一辈只有她她一个女孩,所以在富察家颇为受宠。
     这一次生了一个阿哥,

第219章 皇上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