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地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黄蓉执卷立于书案前,发间一支白玉簪映着朝阳,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那簪头雕着朵半开的莲花,莲心一点翠色,随着她转头的动作在乌发间若隐若现。
     案上青铜香炉升起袅袅青烟,将《论语》竹简笼罩在朦胧之中。
     杨过跪坐在最前排的蒲团上,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他注意到黄蓉今日特意换了件月白色褙子,袖口绣着银线云纹,这是要正式授课的打扮。
     晨风裹着桃李芬芳穿堂而过,却盖不住黄蓉袖间飘来的墨香。那是黄药师用松烟墨与冰片特制的34;清心墨34;,全天下唯有桃花岛才有这般雅致的文房气息。
     34;今日我们习《论语·学而》。34;黄蓉指尖轻点竹简,白玉簪垂珠在宣纸上摇曳生辉,34;此卷虽只三言两语,却暗藏着安身立命的哲理。34;
     她声音清润如玉,似檐下风铃般悦耳:3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4;话音未落,几瓣桃花随风而入,恰落在34;时34;字之上。
     黄蓉眼波微转,青玉戒尺轻挑花瓣:34;这39;时39;字最是精妙。朱子解作39;时时39;,程子释为39;适时39;——34;戒尺忽转,在简上叩出清响,34;正如习武之道,既要寒暑不辍,又须知阴阳消长。34;
     讲解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黄蓉将《论语·学而》章句细细剖解,时而引《说文》训诂字义,时而以《左传》典故佐证。
     她声音清越,在透窗而入的日光里流转,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似风过竹林。
     杨过凝神聆听,却见她讲解到精微处,纤纤玉指在竹简上轻点,指甲映着阳光,泛着淡淡的珠泽。
     她身上幽兰般的香气混着墨香,在书案方寸之间萦绕。窗外竹影婆娑,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得室内这一方天地格外安宁。
     杨过不由暗叹,世人皆道34;东邪34;之女聪慧绝伦,却不知她胸中丘壑何止于此。
     那些在江湖传闻里被说烂了的34;女中诸葛34;名号,反倒掩去了她真正的才学。
     就像此刻,寻常夫子讲《论语》《孟子》不过照本宣科,她却能将34;浩然之气34;与桃花岛的碧海潮生曲相印证,信手拈来的典故里,不知藏着多少寒窗苦读的晨昏。
     杨过忽然明白,为何郭伯伯常说34;蓉儿的学问,原不在武功之下34;。这般融会贯通的讲解,怕是当朝国子监的学士也未必能及。
     黄蓉指尖轻轻敲了敲案上的竹简,她目光在几个弟子间缓缓扫过,最后落在杨过身上,唇角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34;现在我来考校。34;
     她将竹简轻轻合上,34;谁能说说39;巧言令色,鲜矣仁39;的道理?34;
     郭芙抢着举手,腕上银镯叮当:34;这还不简单!就像娘常说的,那些整日甜言蜜语哄人的,定是存着坏心眼!34;她得意地瞟了眼杨过,发间金丝蝴蝶钗的触须轻颤,34;比如某些人嘴上抹蜜,背地里不知打什么算盘呢!34;
     杨过闻言不恼,反而微微勾起唇角。
 

第99章 桃花授业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