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过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本《九阴真经》,指尖触到书页间夹着的几张泛黄笺纸时突然一颤。
     那几行清癯峻拔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34;桃花影落飞神剑34;的起笔如孤峰突起,34;碧海潮生按玉箫34;的收势似惊涛回旋,正是黄药师的手笔。
     在桃花岛的那些日子里,他每日都能在书房见到这般字迹。
     有时是砚台下压着的药方,有时是竹帘上悬着的诗笺,更多时候是散落在青玉案头那些未完成的曲谱。
     最难忘的是那本《碧海潮生曲》的琴谱,黄药师在34;水若镜34;三字旁以朱笔勾勒的波纹,与此刻笺纸上批注的墨痕如出一辙。
     34;余当年为求此经,不惜跋涉千里,辗转江湖十余载,终在终南山得之,后得而复失。蘅儿为慰我心,强记硬背,终至心力交瘁...34;
     泛黄笺纸的字迹在此处突然变得凌乱,墨迹晕染,仿佛被泪水打湿过,似是书写之人难以自持。
     他继续往下翻阅,发现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笺纸,上面是女子娟秀的字迹:34;药师兄:九阴真经下卷妾默写已毕,唯39;易筋锻骨篇39;尚有残缺。腹中孩儿不安,恐...34;字迹到此戛然而止,纸尾一点暗褐,似是当年沾上的血迹
     借着夜明珠幽冷的光芒,杨过仔细翻阅着那些泛黄的笺纸,渐渐拼凑出当年的往事。
     当年黄药师与周伯通比试赌约,以智取胜后获得参阅《九阴真经》下册的机会。
     冯蘅凭借过目不忘之能,彻夜将经文牢记于心。
     次日,她佯装翻阅后告知周伯通此乃伪作,诱使老顽童一怒之下焚毁经书原本。
     回岛后,冯蘅立即默写九阴真经下册交予黄药师。
     谁知后来黄药师的弟子梅超风、陈玄风盗经叛逃,将冯蘅手抄本带出桃花岛。
     二人依经自创34;九阴白骨爪34;与34;摧心掌34;,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
     笺纸上黄药师的批注力透纸背:34;孽徒盗经,罪该万死34;。
     最令人扼腕的是,冯蘅为抚慰夫君,强撑病体试图重默经书。
     笺纸上一段字迹颤抖的记载:34;蘅妹临盆在即,犹伏案疾书,至三更忽呕血不止...34;
     杨过指尖轻颤,仿佛看到当年那位才女灯下强撑的身影。
     最终她因心力交瘁难产而逝,留下的只有十几页残缺的默写稿。
     阿刁忽然啄了啄那些被泪水晕染的笺纸,杨过这才发现经书末页粘着一缕青丝,旁边题着:34;蘅发如经,永世珍藏34;。
     夜明珠的光晕下,那缕发丝依然泛着淡淡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以生命为代价的痴情。
     34;得经之日,实乃失爱之始...34;黄药师在末尾写道,字迹力透纸背,34;此经封存于此,唯玉像可启。后世得见者,当知武道巅峰,不及枕边一言。34;
     杨过心头一震。原着中黄夫人冯蘅因强记《九阴真经》导致难产而亡,不想真相竟如此惨烈。
     杨过轻抚经书上那些被泪水晕染的墨迹,忽然明白为何原着中,黄药师会将此经称为34;不祥之物34;——这哪里是什么武学宝典,分明是用挚爱性命换来的血泪遗篇。
     34;难怪要建这处洞窟...34;
     杨过环顾四周,夜明珠柔和的光晕笼罩着玉像,恍若为亡魂点起的长明灯。
    &n

第114章 残经映夜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