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西出玉门
杨希武。
前隐太子幕僚。
曾经成立检校组织对抗秦王府。
检校组织相当于锦衣卫,做的就是情报工作。
别人都是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但杨希武却很有器量。
不管是观察能力和行事风格,都超越了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也因此,他在隐太子心中的地位颇高,就连李道正都赞叹他的能力。
玄武门之前,杨希武利用得到的情报,分析出秦王府成员要搞政变。
并请求隐太子,把玄武门的兵将全部换成东宫龙武卫。
只要抓住机会,不管赢世民搞不搞政变,也要将秦王府成员一网打尽。
可惜的是,隐太子没听取杨希武的意见,刚愎自用地觉得赢世民不敢造反。
玄武门的前一夜,李道正花费重金收买了杨希武家的管家和下人,在他的食物和茶水里面下了蒙汗药。
等杨希武醒过来的时候,赢世民已经结束了玄武门的纷争,登基为帝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希武不想死在赢世民的手里,就在家中悬梁自尽。
可偏偏,被李道正给救了回来,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想让他投诚。
杨希武也有属于自己的文人风骨,宁死不屈,坚决不给反贼做幕僚。
秦王府成员都想弄死杨希武,可这人身上没有任何污点,勉强有那就是一直想干掉赢世民了。
赢世民刚登基,不能大开杀戒,就在李道正的提议下,将此人发配到了玉门镇。
原计划是让他吃几年苦,知道为官者不易,再把他给召回京城。怎奈中途出了变故,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玉门镇最初是河西走廊的繁盛之地,
可当三家分秦之后,河西走廊三绝三通,海上交通繁荣,玉门镇的地位一落千丈逐渐衰败。
九年的时间,杨希武亲眼看着一座城池变得满目苍凉,却无能为力。
远在边塞,杨希武也十分关注京城的形势,尤其是李道正。
在得知李道正身死之后,杨希武足足三天没吃饭。
放眼整个武朝,内阁三老、六部尚书,在他眼里就是小菜。
唯一能称得上对手的唯有李道正,哪怕这厮时常使用下三烂的招数。
他留下李北玄,不是和李北玄诉苦的,也不是找李北玄报仇。
他听说过李北玄的故事,招待李北玄,完全是想给玉门镇寻找一个出路。
“该试过的办法都试过了。”杨希武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谋略方面,老夫一人可抵半个秦王府;但捞钱治县方面,老夫自愧不如。见证了辉煌到衰败,这才发现做官的不易。”
“县内有多少人口?”李北玄问道,“平日里都以什么维持生计?”
“县内共有人口一万三千,收入全靠来往的商队。”杨希武取出一本账目递到李北玄的手里,“为了避免收入不均衡,老夫只能施行公有制度,所有商品县衙负责买卖,然后按照人口数量,给各家各户分发红利。”
李北玄简单看了一眼,玉门镇的特产还是很多的,玉门枸杞、清泉羊、花海蜜瓜、清泉人参果、胡麻油,还有马藜麦和葡萄。
来往的商队,肯定会把价格压到很低很低,所以县内百姓勉强维持生计,不富裕但至少饿不死。
玉门镇耕地面积不到三万亩,还全部是水浇地,县
第428章 西出玉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