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5章 人间有至痛,非空能解[1/2页]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从小我就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玄奘言罢,合十躬身,又缓缓直起身子,神色恬淡中却透出一丝郑重。
     李北玄略感诧异:“大师请讲。”
     玄奘微微垂首,低声道:“焉耆王虽非佛门中人,却曾礼敬三宝,护持法师,亦愿终生与佛法结缘。今虽身殒,其志未泯。贫僧愿于安西设一坛道场,为其超度。”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稳:“此外,执失烈将军已西征在即,三国兵戈难免,生灵涂炭。西域诸国虽政见不同,然众生平等,一旦战火起,便是家国俱损。贫僧愿借此次法会,超度一切枉死军民,使其魂归净土,轮回得度。”
     李北玄一听,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从实务角度讲,这年头谁打仗还想着先给敌人超度的?
     再说了,战还没打,和尚已经打算灵魂收割了,听着也太超前了点……
     可偏偏,玄奘说这些话的时候,那神情竟不带半点轻慢与矫饰,反倒像是早已看穿一切,忧心众生。
     李北玄一时间,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只能揉着眉心叹了口气:“大师啊……您这心是慈悲的,可咱这地方,可不一定撑得住您的慈悲啊。”
     玄奘不解地抬头:“檀越此言,何意?”
     李北玄踱了两步,似是斟酌措辞,最终才道:“您上次在觉慧寺诵经超度时,说的是‘生者安宁,亡者超脱,这话本没错,可……”
     “问题是,您把‘西域联军战死将士也一块算进去了不是?”
     玄奘眉峰一动,却未作声。
     李北玄继续道:“那场仗,安西人都快死光了,多少家家户户血未干泪未尽,听说自家亲人和杀人仇寇要一起上极乐净土,那还得了?”
     或许于这位大和尚而言,众生皆苦、众生皆等。
     生者、死者,士卒、平民。
     无论是背负血债的刽子手,还是无辜枉死的孩童。
     在他眼中,终归是轮回中的一滴水。
     他们来此一遭,业果缠身,最终又要归于六道。
     他诵经超度,也不过是为这场短暂的人世悲剧,再加一层解脱的注脚。
     但李北玄不同。
     他见过太多不平。
     见过襁褓中啼哭的婴儿伏在亡母怀里冻毙于雪夜,也见过一人挥刀屠寨,却在佛像前焚香跪拜。
     他更清楚,那些从战场上抬回来的尸体,从不讲轮回,只讲得失。
     他当然听过众生平等这四个字。
     可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真正平等过。
     死人不说话,活人还要活。
     他知道玄奘的出发点是慈悲。
     一种跳脱于尘世之外、俯瞰众生沉浮的慈悲。
     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大和尚的慈悲,是对整个世界的悲悯。
     而他李北玄的仁心,却只能一砖一瓦地砌在具体的人身上。
     一个活着的安西百姓,一个战死的士兵,一个刚在父亲尸首边断奶的孩子。
     这些才是他不能也不敢忽略的众生。
     佛门不问是非功罪,只问因果轮回。
     可他不能不问。
     如果真的什么人死后都能一视同仁,那活着的人,又为何要分善恶忠奸?
     为何要守法行义?
     为何要浴血

第645章 人间有至痛,非空能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