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1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2页]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从小我就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是……啥意思啊?”
     刚刚那老官忍不住一脸茫然的问道。
     而那少年则有些傲娇的回头看了那老官员一眼,随后继续问道:“我说,出铁口是不是要保持恒定坡度?”
     “我们之前做自行车的时候,在工坊里尝试按照老师之前画的图纸,来建一座小型高炉。”
     “然后我们就发现,如果出铁口的角度小于三十度,渣就会倒流。”
     “所以我猜,应该要控制坡度!”
     那学生有条不紊的讲完,随后一脸期待的看着李北玄。
     而李北玄一听,乐了。
     这小子问的问题虽然很基础,但这个要点,李北玄之前却从来没讲过。
     这也就意味着,这全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已经融会贯通了啊!
     不错!
     “好!你是化学院的?不错,给你加学分!”
     李北玄哈哈一笑,继续道:“你刚刚说的没错,因为重铁在炉膛底部,想要顺利流出,就必须保持斜度稳定,同时保证炉内温差不乱!”
     “所以,角度一定要控制!”
     少年一听,脸上的傲娇神色更浓。
     坐下之后,便开始热火朝天的跟旁边几个学生匠人讨论起来。
     然而这一幕,却看得工部那几位老官一个个瞠目结舌。
     不为别的,就这少年讲出来的话。
     他们不仅没听懂,甚至还有点恍惚。
     什么重铁下沉?
     什么三十度斜角?
     还有最优排渣时间?
     这炼个铁,还带算时辰的吗?
     而最让他们震撼的,不是这少年的胆子大。
     而是这帮蓝田出身的,一个个都不含糊。
     他们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对面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开始举手发言了。
     “老师,我们上次算的热风管,如果用黄铜内衬,可以延长寿命,是不是该先小规模试制一下?”
     “老师,实验那口小炉,如果按一比十的比例放大,再用上焦炭做主燃料,那需不需要加水冷边缘?”
     “还有!老师,您之前说,想要搞一个自动投料装置,那这个装置,是用提杆、滑轨还是连锁滑轮更合适一些?”
     连珠炮一样的问题,砸得那些老资格的工部官员直发懵。
     几人一个个站在一旁,表情从最初的淡漠,到现在的错愕,再到后来的有些……
     说不清是震撼还是发懵。
     一个个都跟呆头鹅似的,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到底在看什么的人生究极三连问。
     他们现在实在是太震惊了。
     不是震惊于李北玄说的术语有多晦涩难懂,而是震惊于……
     蓝田的人,居然能听懂。
     毕竟此时跟他们一起听讲的蓝田人,有的十来岁,青衣束带,一看就是蓝田书院里还没毕业的学生。
     有的二十来岁,同样一身制式服装,像是蓝田实验室的实验员。
     而有的年纪大一些。
     穿着灰扑扑的工衣,手上全是老茧,是地地道道在炉前干了几十年的老匠人。
     这些人看上去乱七八糟,门槛参差不齐。
     每一个看起来都不起眼。
     可一个个提出来的问题,却全都踩在了点子上。
     要知道,现在的人,哪有什么最优排渣时间这种概念?
     炼铁这玩意儿,几千年来,靠的都是经验、手感和祖传手艺。
     什么

第991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