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保!”
     道理再简单,换个说法,听众就不一样了。
     而佛理再纯净,经过一遍人心,再过一遍人口,就会变形。
     今天一个人说色即是空,明天另一个就说,所以我嫖娼合理。
     今天一个人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天就有人说,所以杀人之后诚信忏悔我就没错。
     所以,任何学说、宗教最怕的,从来不是异端邪说,而是似是而非。
     而吐蕃的佛教,便正是这一类。
     它起步太晚,底子太薄。
     强行模仿中原佛教,却始终没有梳理出一套成体系的宗派逻辑。
     各种民间巫术、苯教遗存、祖灵信仰混杂其中。
     再加上赞普本人时而尊佛、时而敬巫,搞得整个吐蕃上层信仰体系极不稳定。
     更关键的是,他们对中原来的东西,抱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心理。
     越听不懂的,越当真理。
     越装高深的,越信其权威。
     而慧空不仅是中原高僧,而且名声在外。
     这种人一旦出现在吐蕃,只要头顶中原高僧的名头,吐蕃上下必然趋之若鹜。
     而李北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不求慧空教导多少吐蕃人真佛法。
     他也不指望慧空让吐蕃国风化日。
     他唯一的目的,是制造多解。
     佛法一旦被多解,就意味着分歧,意味着分裂。
     今天赞普听慧空说无为,他理解成不干政。
     明天大相听他说无为,他理解成放权自治。
     贵族听众生平等,理解是要救百姓。
     但平民听众生平等,却又觉得是要灭贵族……
     一旦解读不同,那就不是信仰一致,而是信仰纷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旦争起来,那就得立新寺、传新法、讲新义、分新派系。
     而一个宗教体系的动荡,往往不只是寺院的动荡,更是政权的震颤。
     特别是像吐蕃这种,将政教合一当作根本国策的政权。
     一旦佛教开始内斗,赞普要骗谁?
     贵族要投谁?
     僧兵要信谁?
     每一个讲不清的法义,背后都是一场纷争。
     而慧空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把本来就讲不清的东西,讲得更不清。
     他能在一篇开示中,先讲“色即是空”,再讲“空亦为色”,接着引用《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再套一段“仁者爱人”,然后再来一句“凡事不执着”,最后收束一句“诸法无我,自在随缘”。
     讲得像天籁,听得像神谕,实则每一句都能挑出三种以上的理解方向。
     就算当场没人反驳,听众回去再复述,每个人说的版本都不一样,下一次聚会时就能演变成公开争论,再下一次,就是两个流派各立山头。
     再往后,就是新旧教争,寺院派斗,护法贵族彼此翻脸,僧兵对峙、法会流血。
     到时候,吐蕃的佛教,就不再是国本支柱,而会变成一个火药桶。
     “我c……”
     赢丽质听完李北玄的讲述,整个人都懵了。
     强忍住淑女姿态,挤出几个字:“小爷们儿,你好毒……”
    喜欢。
  

第1016章 多解之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