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李北玄先是愣了半拍,随即,后背便猛地升起一丝凉意。
从后背一路窜到脑后,叫人忍不住发紧。
因为赢世民一提肥料,李北玄就顿时想起了那句,自己刻意压在记忆底层、却从未真正放下过的一句话。
小冰河期。
去年天冷的又快又异常。
九月便天降大雪。
李北玄当时就隐隐有数。
感觉这份异常,极有可能是小冰河期的前奏。
而正因如此,他才在蓝田忙着折腾化学实验室。
先搞复合肥,又催着做罐头、熏肉、干菜、腌蔬。
甚至连仓廪的堆码法、窖藏法、河道冬汛备汛,都一条条的提前准备了。
可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
眼下是夏天,长安的热浪把人熬得困倦,吐蕃又日日纠缠互市。
官场、舆论、刑部……一茬接一茬把他往前赶。
而日子一忙,人就会本能地做眼前之事。
远处那团更大的阴影,反倒在忙碌里模糊了。
直到赢世民一句“就是因为这个”,李北玄才总算又把折腾了他一个冬天的事情,再次响了起来。
是啊。
武朝都已隐隐受了冷气影响,晋阳都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大雪灾。
吐蕃,会好到哪里去?
他们那边的情况,只可能会更差!
毕竟海拔决定气候,气候决定饭碗。
那边的年景若是稍一失衡,立刻就是连锁崩塌。
李北玄一摸到线头,几乎可以复盘出一幅清晰的图景。
春寒后移,青稞抽穗期遭受霜打,穗短粒瘪。
初夏冰雹带来的打麦灾频率抬高。
一场冰丸砸下来,半年指望全碎。
牧场更惨。
返青迟、草矮根浅,牛羊越冬损耗大、春膘上不来。
牦牛犊死亡率陡增,酥油出油率直线下坠。
而牧道一紧,酥油、皮毛、马匹这些硬通货,只能就跟着往下掉。
茶马互市的换手价会变坏,寺院与贵族的分配系统首先吃紧,随后便是部落、寨落的连环矛盾……
粮,不够吃。
盐,不够换。
牲畜,不够卖。
可王庭还要维持军备,边地还要镇人心。
那唯一能迅速补窟窿的,是什么?
是打开一个向东的闸口。
用更稳定的布、盐、茶、铁器,乃至直截了当的粮食,去替高原的天灾买单。
而互市,便是他们能想到的最体面、也最现实的抓手。
想到这里,李北玄的神情微微一滞。
抬眼道:“他们是奔着肥料来的?”
赢世民点头:“没错。”
“所谓的互市、讲经、文化交流,其实都只是门面。”
“而吐蕃真正要的就三样。”
“一是你那套复合肥,二是青霉素,三是你折腾出来的烧煤不死法子。”
听到这里,李北玄没忍住,笑了出来。
那笑里有点讥,有点酸,也有点拿自己没办法的自嘲。
而赢世民看着他笑,也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
和李北玄打交道也有个几年了。
赢世民实在是太清楚这家伙的秉性了。
李北玄这人,表面上混不吝。
嘴臭手黑,做起事来不眨眼,真要下刀子也绝不抖。
可那都是表象。
第1041章 奔着肥料来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