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厅来电,苏联民间工艺代表团三天后到访!34;
仓库里炸开了锅。王虎子啃着窝窝头提议:34;咱把《丝路风情》系列改成可折叠式,方便展示。34;三顺子却盯着参展细则发呆:34;要求作品必须体现39;中苏友谊39;主题,这可咋整?34;
张兴国老师傅突然放下碗筷,在粗陶碗底画起了草图:34;把驼队首领雕成中苏两国工匠形象,骆驼背上驮着两国特色工艺品。34;他蘸着菜汤点出几点,34;这儿用苏方提供的钴蓝颜料点染,象征友谊长存。34;
未时,工坊施工现场传来争吵声。李铁蛋举着水准仪急得直跺脚:34;柱子!东墙比西墙矮了两公分!34;三顺子却抱着新制的激光水平仪得意洋洋:34;这是俺用手电筒和凸透镜改装的,误差不超过一毫米!34;
张兴国老师傅眯着眼打量墙面,突然用刻刀在基石上划出一道斜线:34;当年修太和殿,老匠人用墨斗线校正,你们看——34;阳光穿过窗棂,墨线在墙面上投下完美的水平线。
与此同时,培训班教室里,二狗子正在给《中苏友谊》泥塑上色。他把赭石颜料抹在工匠雕塑的脸上,却被张兴国老师傅用竹片刮掉:34;苏联工匠的肤色要像白桦树皮——外层苍白,内层透红。34;
酉时,赵铁柱带着张兴国老师傅的医嘱赶回村子。老人在病床上叮嘱:34;告诉三顺子,钴蓝颜料要配着晨露使用...34;话音未落,工坊方向传来欢呼声。三顺子举着修复好的房梁木跑来,表面的钴蓝颜料在月光下泛着神秘光泽:34;柱子哥!俺们用速生杨做了仿生年轮结构,能自然吸收紫外线!34;
掌灯时分,赵铁柱站在工棚外,看着村民们在雪夜中继续赶工。林晓的相机闪光灯亮起,照见张兴国老师傅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在《中苏友谊》木雕底座刻下34;1970年3月15日,速生杨遇光成丝34;。
亥时,赵铁柱翻开笔记本,在1970年3月15日写道:34;今天,我们用速生杨与钴蓝颜料书写新的传奇。
喜欢。
第73章 丝路的匠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