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忆流年18[1/2页]

华山畿之雪倾 珂于誉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郦原联系郭潇去交稿,郭潇让他送去,但话中并未提及元俪。他有心带她去,可郭潇似乎不愿其他人参与过早。但让她就此离去,他也有些不舍。他正想着,怎么安排他才好,抬眼却见她已经手垫着伏在了桌子上。
     想起她熬夜写稿,就在这里暂时歇息会儿也好。反正自己来去时间也不长。他跟一个女服务员嘱咐一下,本来要走,见女孩有些瑟缩,又把外套脱下盖在她身上。
     元俪本来做着甜美的梦。
     稿子过关了。郦老师犒劳的,是她熬夜写稿之苦。然后她心儿放下,精神就困顿起来。然后她就进入了梦乡。梦里似乎也没有情节,只是阳光明媚,像她的心情。
     可是忽然,明媚之中有一种乐音直闯进来,缭绕着,烟云般遮了阳光。四周黯淡起来。慢慢地,好像空际就只剩下了乐音,曲曲折折,跳跃着似爱似爱,欢快得令人感伤的调子……
     梦中的元俪,也涌出了眼泪。
     ……
     她在未知的空间懵懵然走着,到了一处十九世纪欧洲的一处庄园,看到了《献给爱丽丝》的前世今生。
     1810年,名声日显的贝多芬收了一个女学生。她叫特蕾莎。
     其时贝多芬40岁,特蕾莎不到20岁。
     几个月间,他们朝夕相处,感情日笃。
     少女有了心事。
     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告别了特蕾莎,开启他更精彩的人生。临别,他给特蕾莎留下浸透了他才华的一张曲谱。
     特蕾莎爱如珍宝。她把那张曲谱锁进一个盒子,刻进自己的灵魂里。
     在一张曾与他共依偎的钢琴旁,特蕾纱弹走了岁月,弹逝了青春。
     16年后,贝多芬辞世,结束了他光辉而灿烂的一生。人们整理他的乐谱,并未见那个乐谱。
     贝多芬把乐谱给了特蕾莎,连底稿都没有留。从一开始,他没有想要记住她。后来的岁月,他更忘了那个少女。
     后来,一位音乐家为写贝多芬传记,整理了特蕾莎的遗物。他应该明白她是贝多芬曾经相关的人。
     那张曲谱在整理中发现。被收录在《贝多芬全集》25卷,为补遗59号。
     可是因为拼写模糊,《For therse》,成了《For elise》。
     最终,此乐曲以《For elise》之名风靡世界。音译《致爱丽丝》或《献给爱丽丝》。
     特蕾莎被遗忘。
     乐曲简单、明丽、欢快,那是音乐家为特蕾莎凝固的青春。可是特蕾莎本人,没有永久的青春。她只有回忆可追。
     曾经悠长的

第20章 忆流年1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