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情外情03-羞耻之感[1/2页]

华山畿之雪倾 珂于誉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后他一斜眼就看见了一座雕塑,他到近前,就看见雕像是一个射箭的西方人,偏偏在牌子上煞有其事介绍说是东方远古传说。孙沫皱了眉头。
     他虽然在国外多年,骨子里的传统却从未改变。他在学校学习名列前茅,可是总未获得足够的尊重。甚至还有的同学在背后鄙视他和他的国家。然后他愤然上前,当面向他挑战。于是两人干了一架。他虽然个子高,但体格看起来比挑战者弱小许多。但那一战,他一战成名,成为某些人的噩梦。此后,他见了他都绕道走。为此,他也收获了友谊。
     孙沫对他们的艺术还是尊重的,但他对威廉直言,他欣赏不了。在这个星球上,甚至在人所知的宇宙中,唯有人直立行走,唯有人有语言,唯有人以衣遮身蔽体,唯有人创造了文明。有羞耻之心穿上衣服,是文明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创世纪也是这么说的。现实生活中,三岁小孩连开裆裤都不穿了。可他们的艺术仍执着于赤裸表达,这是5文明的脱节。威廉辩解说这是表现人体之美。孙沫反问,最后的遮羞布妨碍了美的表达吗?威廉无语。
     孙沫给他讲起了子路结缨遇难的故事。子路少年时好勇耿直,为难并冒犯过圣人其师。接受教诲后,知礼至孝而含正义,虽未入室为儒家君子,到底也“升堂”了。他出任孔悝之宰寸,与卫太子蒯聩之武士石乞激战时被击落冠缨,他言,“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在他拾起冠缨系好。但在他结缨过程中被砍杀。
     也许有人会说他迂腐,但也有可能他知道救不出自己主公,自己难免失败,便有意以死表忠。但若死,须衣冠整齐,而在战争中此愿毕竟奢侈,于是他结缨就戮。也许他想以此表达对自己,对老师,对儒家之说的尊重。他死后葬于卫地,两千年后坟茔尚存,成为历史遗迹。想想,冠且不免,而况衣乎?而且,现在,即使火化之前,还要穿衣化妆,打扮得漂漂亮亮。这就是给逝去人的尊重,成全他为人的羞耻之心。
     有羞耻心,愧怍感,是为人的基本素质。明代学者王阳明是接近圣人之人。他曾经审问一群盗贼,问他们可有良知。他们答曰没有。他们为祸一方,哪来的良知?王阳明却说有,而且还要证明给他们看。盗贼们自然不信。王阳明便一层层扒去他们的衣服。开始时他们脱得毫不犹豫,后来有些迟疑,到最后只剩下内裤时,宁死不肯再脱。王阳明便说,“你们看,知耻就是你们的良知。”而西方艺术,就是把人的羞耻心在光天化日之下晾晒。在参观着名的雕像后,他问威廉,“若有人行雕像之行径,你们会围观欣赏他的身体吗?你们的英雄或者女神,会如此显像于世间吗?”自此后,威廉再不与他讨论此事。孙沫也只是想获得尊重,也没有过份评论。于是两人之间才达到了一种平衡。
     如今竟在高等学府里见到此类雕像,还堂而皇之冠以远古神话英雄的形象立在博物馆门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觉得该做些什么,要不太对不起来此一趟了。
     

第338章 情外情03-羞耻之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