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县令拐弯抹角的打听出蒙犽的真实身份后下了一跳,庆幸自己小心谨慎没有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两人闲谈中蒙犽提起了韩信,听到蒙犽对韩信感兴趣,县令连忙介绍韩信的情况:
“那韩信一家,是二十多年前,从外头逃来的。”
那时正值陛下扫六合,到处兵荒马乱的,韩信的父母来到淮阴不久后便死了,韩信就成了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等到韩信年纪渐长时,却还是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如此,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心生厌恶。
于是韩信能蹭吃的地方,就剩下南昌亭长家了。
那韩信仗着南昌亭长心善,每天就蹲在亭外,眼看炊烟起来了,就过去坐在边上,肚子咕咕叫,南昌亭长看不下去,自然就让其妻给他端一碗。”
就这样,韩信偶尔帮南昌亭长干点活,但多半是吃完就走,第二天又来,接连数月皆如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韩信是南昌亭长的私生子呢!
南昌亭长宽厚,他那妻却气不过,十分嫌恶韩信,于是一早就把饭煮好,自家人偷偷吃掉。
那韩信等到太阳升老高,左右不见炊烟,进去时,亭长之妻正在洗釜,冷脸相待,南昌亭长也当没见着他。韩信这才离开,之后再没去过南昌亭。
韩信自从没了寄食的地方,就天天在泥巴里挖虫,在河边钓鱼果腹,水边常有漂母沤麻浣纱,有位一老漂母见他饿了,一时可怜,便将带来的冷饭分韩信几口,结果你猜怎样?“
“怎样?”
蒙犽问道
县令忍俊不禁地说道:
“韩信竟接连吃了那可怜的老漂母数十天!”
漂洗丝絮是妇人常坐的活计,这个行当很辛苦,手常年泡在水中,皮肤开裂,也赚不了几个钱,只有穷苦人家的女子,才会干这行,这样的穷人,都能连蹭数十日,可见韩信脸皮是真的厚。
那韩信还不自知,一天吃完冷饭,竟郑重向漂母顿首,说什么‘吾必有以重报母。”
结果忍了他数十日漂母生气了,大骂韩信,说你身为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之,故赠食,岂望报乎?韩信这才羞愧,也再没去过河边,开始在城里找食,天天去跟屠夫讨下水,洗净污秽后煮了吃,一来二去,徐屠的儿子恼了,这才有今日之事。”
听到为了一口吃的韩信的各种无下限操作,蒙犽一点也不在意只是笑着摇摇头,问道:
“他手里的剑,又是怎么回事?”
县令说的口干舌燥正端着水杯想喝,听到蒙犽问话,水也顾不上喝了,连忙回答:
“似是一位路过淮阴的老翁留给韩信的,那老翁也是个乞丐,到此地后病笃难行,是韩信救了他,捡回河边的窝棚里,钓鱼给他吃。
那老翁病好后,在本地呆了大半年,教韩信识字,后来又不辞而别,只将一柄剑留给了韩信。
自那以后,韩信不管到哪,都仗剑而行,外人以为他是轻侠,但本地人都知道,此人拘谨,毫无任侠之气。但也奇怪,韩信即便再饿,也不卖剑。”
喜欢。
第235章 韩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