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伟说的冰箱厂,在隔壁市,是个集体企业。
     也就是乡镇企业。
     做冰箱,也没有几年时间。
     冰箱倒是做了一批,只可惜,还没投放到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也幸亏没投放,不然投诉信能接到一箩筐。
     之所以要将冰箱厂转出去,还是因为投入太多,没有任何回报,并且工人的工资都付不起了。
     这厂子买下来,所有的机器设备,包括工人也随之转移。
     不过厂子也确实不便宜。
     报给郑东的价格是二十万。
     二十万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之后的投入。
     所以郑东亲自过去考察了。
     他去了三天,三天后,他回来了。
     一回来,郑东就和虞晚晚商量起接手这个冰箱厂的可行性。
     做可以做,但风险比较大。
     生产线郑东看过了,基本就是模仿国外的机器,生产线不算完善。
     问题有很多。
     很多零件,都依赖进口。
     自己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里面的工人,异常热自己的工作,都坚信他们能做出一台完美的冰箱。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嘛,就那样。
     加上眼下几个大的冰箱国营厂都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和设备。
     光是资金,就不是虞晚晚和郑东两个私人老板能比的。
     但风险和机遇并存,做成了,他们这就算正儿八经的民营企业大老板。
     而且家电这块,确实是市场很大。
     虞晚晚担心的,是他们吃不下这块肉。
     毕竟,在这块投入,没准要上百万资金。
     虞晚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郑东。
     郑东:“要不,我们多拉几个人一起投资?张刚有钱,我还认识几个做生意赚钱的老板。大家加起来凑一凑,不说一百万,五十万是能凑到的。”
     虞晚晚:“如果只是五十万,我们可以去银行借。”
     就怕这些投入下去,让他们几个人的身家都成零。
     郑东:“那就不找他们了,我们自己干!成了我们自己当大老板,没成,大不了后半生吃糠咽菜!反正再穷的日子,也过过了,不怕再走来时路!”
     郑东这人,对经商有着莫名的执着。
     他不怕自己赚的钱打水漂。
     他只怕自己动作太慢,被时代抛弃。
     虞晚晚看着郑东,再想想她之后的计划。
     如果冰箱能够做成功,那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做房地产了。
     虞晚晚:“好!”
     两人说干就干。
     二十万,对他们俩来说,不算特别难。
     就像虞晚晚说的,他们可以去银行借。
     再不然,郑东的奔驰也可以卖了。
     就当两人准备这么干的时候,周言琛联系了郑东。
     这一年来,周言琛见证了养猪场生意火爆,他们养猪场的猪肉,已经被人预定到了三年后。
     郑东投的五万,按照当初说好的,变成了十万。
     十万一分不少的,给了郑东和虞晚晚。
     这也算是解了两人的燃眉之急。
     不用卖车,也不用去银行贷款。
     当然,之后的生产,可能也需要赌上两人的身家。
     周言琛请两人吃饭,时间和地

第561章 养猪场回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