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姨娘千算万算,却万万没算到——那碗催命毒汤,竟是由亲生女儿喂到了儿子唇边。
她放下身为母亲的尊严,苦苦哀求过女儿,也用利益诱惑过女儿。她只求沈漫不出院门,寸步不离地守着沈夕。
只要别离开梨溶院,便什么事都没有。
哪怕是东窗事发,即便她被打杀,也会一口咬死儿女全然无辜。由她一人顶下所有罪责,至少能换得两个孩子活命。
可当她揣着满心惶恐从郡主处回来,一进门却看不见两个孩子,心中的不安如荒草疯长,瞬间吞没了她的心神。
她揪住婢女急问,婢女笑吟吟地说,“大姑娘带着少爷去慈清堂了——”
慈清堂...
秦姨娘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
漫儿怎会带夕儿去慈清堂?!老虔婆从来不见夕儿的,漫儿怎会带他去那儿??!
“去做什么?”她声音发抖,几乎站不稳。
婢女还以为她是担心老夫人责骂,连声道,“听说梁王府送了东西过来,大姑娘是去领咱们院的份例了。”
秦姨娘如遭雷击——梁王绝不可能送东西给她们!
莫名的恐慌彻底吞噬了她的理智,她发疯般冲出梨溶院,此刻她只想立刻见到儿子,完全没办法思考。
那盅毒汤,老虔婆昨日还未曾入口——
秦姨娘跌跌撞撞扑进屋内,用力推开沈漫,伸手将正在努力喝汤的沈夕一把扯到身边。
沈夕还在大口吞咽鸡汤,就被一股蛮力扯了过去,他吓得刚要哭喊,一见是娘,憋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流下,顿时咧着裂开的嘴角,放声哭叫,“娘...娘...”
他伸手紧紧搂着秦姨娘,哭得惶惶不安又颤抖颤栗,哭声凄厉,像是一口气要把所有的委屈和害怕全都哭出来,听着格外凄凉。
沈漫吓得半死,与画屏一起直直往后缩。阿娘这么快就回来了,这下她打沈夕的事瞒不住了!沈夕哭得这般委屈,定要告她的状!
谁知沈夕惊天动地的哭声只持续了一瞬,便渐渐低弱下去。他的头和手臂软软垂下,就连呼吸都变得极其微弱,如同陷入深睡般瘫在秦姨娘怀中。
秦姨娘顾不上细看儿子红肿的脸和挂着血丝的嘴角,发疯似的捏开他的嘴,伸手进去抠挖喉咙,另一只手拽着他拼命摇晃,“夕儿,吐!吐出来...快吐出来啊!”
满屋子的人全都愣住了,不知道秦姨娘到底在干什么,就听她一声高过一声凄厉的嘶喊。
沈漫呆呆望着她,“阿娘...”就算是加了黑芝麻的鸡汤,也不至于要吐出来吧。
任秦姨娘如何抠挖摇晃,沈夕都毫无反应,整个人像是睡着了一般,就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了。
秦姨娘状若疯癫般大叫沈夕的名字,满脸的泪像决堤的海水,巨大的悲恸瞬间汹涌席卷了她,眼前一片模糊。
她又一次后悔了!她为何会再信沈漫一次!她应该将夕儿牢牢守在身边寸步不离!
这是她第二次,痛彻心扉地后悔!
那年夕儿将满三岁,聪明伶俐,《三字经》早已倒背如流,就连先生才开始讲授的《千字文》,他也能背个七七八八。
人人都夸不愧是沈状元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天资聪颖,三岁看老,这一看就是状元苗子。
那是她此生最为骄傲的时光,听到的都是夸耀与奉承,见到的都是赞许与羡慕。
她从未想过,她这般卑贱的出身,竟能生育出如此聪慧的儿子。她甚至想过,若是当年狠心抛弃她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外孙这般出色,会作何感想。
这份忘乎所以的骄傲,在姜氏扬言要将沈夕送到郡主膝下抚养时,变成了惊惧恐慌。
沈状元在世时,姜氏还存着一丝郡主兴许哪日也会有喜的指望。可沈状元一过身,指望就变成了绝望。
姜氏说沈夕瞧着是个有出息的,得由郡主亲自抚养。郡主高贵大方,知书达理,能为沈夕延请大儒教授学识,能用银钱人脉为沈夕铺就成才之路。
只是有一点——
沈夕只能是郡主的儿子,与她秦离离再无瓜葛。
第九十九章 神童变成了痴傻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