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收完红薯,子婴才清楚了白应最近一段时间的去处。
原来,他回了趟老家。
太原晋阳。
如今的太原郡位于太行山和吕梁山脉的中间,北临雁门郡,南通关中。
是个落在山沟沟中间的重要军事据点。
除此之外,太原的煤矿,铁矿都很丰富。
还有汾河贯穿其中。
很适合在那边再开个重工业区分区呐。
不过,咸阳的人手,已经差不多被他催到极限运转了。
先缓缓。
再远程开展新项目,他就要从咸阳最受欢迎的崽,
变成咸阳人见人躲的崽了。
“那你们家以后就留在咸阳发展吧?”
正好他这缺人的紧。
尤其缺会组织商队的人才。
“是,阿父已经把老家的产业都托付给大父打理了。”
“我们家以后就常住咸阳。”
白应边回答,边把洗好的红薯递给子婴。
红薯藤在十几位族学子弟和四只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
全部堆上车,运去清理杂质和泥巴了。
等把坏掉的烂叶子和泥巴清理干净,就可以直接送去青贮。
自从上次子婴手把手教田蒙建了几个小的青贮池成功后。
田蒙又让杂役们在前段空隙时间,挖了十来个大型的青贮池。
专门用来应对接下来的整个秋季的大丰收。
不管是牧草,还是农作物的秸秆,只需要清理掉霉变坏叶和泥巴等杂物,就可以用来青贮。
等冬天缺乏粮草时,再取出当做饲料。
他们这会收获的红薯藤,虽然有些老,
但反正要切碎,压扁,发酵,并不会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
处理完红薯藤,田蒙就拉着他们一起去挑选家仆们运送到仓库,
准备阴干存储的红薯。
虽然挖掘和搬运都很小心,还是会有不少红薯受到损伤。
为了避免存储后,一个红薯的霉变污染整个窖藏的红薯。
需得把破皮的,过小的,有黑斑的。
总之,所有不太好看的红薯挑出来。
田蒙带着大孩子在挑。
子婴就带着几个小的,就从挑出来的红薯里面,选了几个破皮的,去田蒙的小水车水泥池里洗了。
准备先尝为快。
这可是他心心念念了大半年来种出来的红薯呐。
必须先啃两个。
“田萌萌,你有没有称重啊?”
让他看看这系统的红薯的产量到底有多高。
田蒙:……
他们家殿下是不是在怀疑他的专业。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会忘记。
“有的有的。”
“运过来先过了秤的。”
“等全部运过来,在算总产量。”
挖红薯机挖太快。他就不准备一亩一亩算了。
直接算总产量。
不过,看现在这个数量。
田蒙初步估算,这个平均亩产的产量,只怕有上百石。
而目前,最丰产的小麦,大豆,亩产不超过三石。
就算前面上林苑大丰收的小麦,亩产也就堪堪达到三石。
田蒙:……
难怪殿下这么看重这一片地的生长。
听说云阳还种着几十亩?
要不,收完这些。
他帮殿下去云阳收一波去?
没有农家可以拒绝高产粮食的诱惑。
哪怕免费帮忙,也不能打消他们的热情。
第468章 红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