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一生奋斗在朝堂,从未有此殊荣。
     酸!
     酸到胃疼!
     他们的子女默默低下头,见一次羡慕一次,也敬畏一分;蠢蠢欲动的心被打压下去,克制住了那份妒忌。
     赏花宴上敏敏郡主出言不逊,宫中还下了明旨意斥责,特别是慈宁宫对敏敏郡主极为不满。
     敏敏郡主为此沉寂了下来,此次宫宴都没来。
     和亲王妃自觉没脸,变得更沉默了。
     有前车之鉴,朝臣和命妇们再羡慕再嫉妒也不会出手。
     宫宴开始,裕亲王捧盒子起身,“陛下圣安,臣有两物献上,分别为红薯、土豆,此乃小女外出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之物;红薯经种植后可亩产两千斤,土豆也可达五百斤;有此两种粮种,我大秦王朝必当长盛不衰,万万年。”
     朝臣哗然。
     家眷惊骇。
     继而,他们不约而同先看了看裕亲王,又抬头去看高座上位的瞾宁郡主。
     不声不响给他们来了一坨大的!
     “果真?!”
     太后的声音传来。
     瞾宁轻轻颔首,“是真的,太后,粮种是瞾宁发现的;在庄子上半年便是为了培育此二物,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果喜人。”
     “好孩子,好孩子啊!”一心为大秦,为她和皇帝。
     太后感动不已,自我洗脑,对瞾宁的喜爱更甚。
     秦文帝一个激动,起身走下龙位,疾步下了台阶扑到裕亲王跟前,“王叔,真能亩产两千斤?”
     “真的,瞾宁亲自督促培育出的成果,不会差。”裕亲王笑眯了眼,匣子往前送了送,“匣中有臣和瞾宁一同写下的奏折,粮种的样板也在里面。”
     秦文帝并未接,而是就着裕亲王的手,手指颤抖着打开匣子。
     奏折在最上方,拿起奏折后,他看到了下面放着的两种从未见过的粮食。
     “红薯?土豆?”
     秦文帝盯着匣中之物,分不清哪一种是红薯,哪一种是土豆。
     裕亲王便道:“大个头的是红薯,小的是土豆;此二物皆可蒸炒煎煮烤,且十分裹腹。”
     “好!好!好啊!王叔,您和瞾宁有大功于社稷,得配太庙!”
     裕亲王笑的纵容,“臣与小女多年来沐浴隆恩,皆是臣等该做的,当不得太庙之荣。”
     “当得,朕说当得就当得。”
     秦文帝接过下子,小心翼翼捧在手心,仿佛捧着天下万民的生机。
     没走出宫门,不知百姓疾苦。
     他虽是皇帝,皇子时期也曾几次跟随裕亲王叔出宫见过市井,看过劳作的百姓,见识过百姓们苦难。
     食不果腹,税收繁重。
     登基之后,他第一时间主张整改赋税,惩治贪官污吏。
     赋税一亩地只收两成的结果便是国库空虚,贪官污吏整治后家财收归国库也仍是杯水车薪。
     好在,瞾宁先前献上的水泥着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如今的高产粮种出现,百姓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秦文帝捧着匣子一步一步回到龙椅,匣子放桌案上,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收拢心神,看向太后身边坐着的丫头。
     “瞾宁,你与王叔有大功,可有想要,跟朕说。”
     瞾宁并未起身,只摇摇头,“瞾宁什么都不缺,没什么想要的。”
     秦文帝感动的红了眼眶,这才是他的好妹妹啊!
     哪儿像宫中嫁出去的那些公主,恨不得给婆家谋利

第29章 功德2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