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搜山检海捉赵构,巾帼须眉困兀术[1/2页]

帝姬传之红颜劫 九华飞悦文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兀术一心只想捉赵构,烦心事只在他脑海里停留一会,便不想在建康城多待,补充完粮草,整顿兵将,带了杜充等投降的汉将,便前往明州捉赵构。
      建康是高宗依长江天险设立的最后一道防线,建康被攻破,南宋朝廷满朝文武皆惊,尤其是宋高宗赵构,一听建康城被攻破,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惶恐道:“卿等说说,杜充降金了,建康城沦陷了,该是如何是好。”
      一大臣在高宗面前大骂杜充是乱臣贼子,猪狗不如的畜牲,高宗喝道:“迫在眉睫,火烧眉毛了,骂人有用吗?与其在朕面前骂人,不如给朕想想办法怎样御敌。”
      高宗见众臣沉默不语,怒道:“朕平时待众位卿家不薄,怎么一到用人之际,都成哑巴了。”
      吕颐浩道:“皇上息怒。金人来势汹汹,莫如议和。”高宗怒火道:“议和,议和,朕倒是想议和,朕派去的使臣沉入大海,一去不回,连个音讯也无,朕和谁议和去。”
      吕颐浩道:“臣收到一封粘罕元帅的亲笔书信。”
      高宗道:“快呈上来。”
      吕颐浩将信递到高宗面前,高宗一瞧,心凉了半截,信上写着让高宗捧玉玺来金朝见金主。高宗明白这是让他自投罗网,想让他和他父兄一样做阶下囚。
      高宗气愤的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喝道:“可恶,欺人太甚。朕绝不答应。”
      此刻的高宗皇帝,心中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和”,想进一切办法和金人议和,只要金人肯同意议和,他愿意削去帝号,作金国的藩臣,年年纳贡。
      但是高宗皇帝坚决不去金朝,他曾经作为人质在金军大营待过一段时间,知道作为俘虏是什么滋味。
      另一个字就是“逃”,金人一来,他就想逃。实际上自打他继位一来,一直都在逃,他在应天府(今商丘)登基称帝,应天府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地方,也是大宋的陪都,高宗惧怕金人举兵南下,放弃了龙兴之地,称帝之后,率领群臣百官来到南方,一听金人南下,弃了扬州,逃亡杭州,现在又逃到明州。
      可是金人就像有三头六臂似的,无论他逃到哪里,金人就追到哪里,粘罕派出两路人马下江南沿途追索,右元帅宗辅也派出一两路人马沿海巡山寻他的足迹。
      尤其金兀术更可怕,一路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让他设立的防线不会吹灰之力就被攻破了,高宗派去守城的将领,要么是不战而降,要么就是战败而降,短短数月,已经追的高宗无路可逃,更让高宗困恼的是,打无大将可用,(岳飞、韩世忠、张浚、刘琦等四大名将是和金人的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代名将,此时尚不能阻挡金人的进攻。)守又守不住,逃又无处可逃,金人在后面紧追不舍。
      更气恼的是,好多大臣对他阳奉阴违,御前说的忠心耿耿,一转眼就投奔金人,自打汴梁沦陷,二帝北上,大宋的政权就是一盘散沙,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占山为王,不听高宗的调遣,高宗既要对付不听命令扰民的山贼,又得对付金朝,真是将他急的,忙的焦头烂额。
      高宗失望恐惧的望着众臣,急躁道:“议和是不可能了,朕也不能坐以待毙,众卿家可有办法让朕逃过一劫。”
      吕颐浩道:“打是打不过,为今之计,万不得已,莫如航海,敌人擅长骑射,不善乘舟,敌人长线作战,必不会旧待,待敌人退去,再来收复两浙,江南地区,此外敌入我退,敌退我入,也是兵家奇计。”
      高宗一听,忙道:“好,就这样办,快去准备龙舟,朕要出海。”吕颐浩道:“龙舟臣奉皇上的旨意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人多,怕是装不下。食物尚未准备充足。”
      高宗道;“爱卿先去准备食物,朕自有打算。”
      高宗令御史中丞赵鼎,参知政事范宗尹留守明州,又令从越州退下来的张俊为明州留守,道:“将军若能击退贼兵,朕封将军为王。”
      张俊既想要封王,又惧怕金人,惶惶不安道:“臣遵命。”
      一时间谣言四起又有人疯传金人来了,犹如惊弓之鸟的高宗也不管真假,匆匆忙忙登上御舟,带领一半文武官员,将士婢女登舟出海,高宗害怕别人将他认作强盗,令官员侍女都穿戎装,一来好为他壮胆,二来好保卫他。
      高宗御船刚海不久,金兀术的大队人马便追到明州,明州留守张俊修建堡垒,与金人相抗衡,先后杀退了金兀术派来进攻的两股人马,聂耳和阿里蒲,闻得金兀术率领大军前来,张俊竟然胆怯起来,弃城奔赴台州。
      明州沦陷的消息传到高宗耳朵里,高宗更加恐慌,望着韦贤妃画像泣道:“母妃啊!你在金国受苦,儿在海上漂泊,我们母子二人都在受苦。”
      高宗只想远远逃避金人,越发连岸边也不敢上了,急令舵手加速航行,穿过定海县,又绕过昌国县,直接朝烟波浩渺处飞去了。
      金兀术攻破明州,才发现赵构早就逃得去影无踪了,愤恨道:“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又命令众将士准备大船,连夜出海追赵构,前方的探兵奏道:“在章安县发现宋康王的龙舟。”
      兀术道:“转变航向,去章安县。”
      航行了几天,登上章安县,见整个县岛空无一人,四周浩海如烟,海水茫茫,在海上寻人犹如大海捞针,兀术率领部将在海上飘零数月,不见赵构踪迹,兀术船上部将混杂,既有辽人,女真人,又有汉人,南人,除了南方人和少数汉人不晕船之外,辽人,金人呕吐晕船,十分严重。
      金兀术无奈,只得下令沿路返回。兀术望着浩瀚荡荡的海水叹道:“此时撤回,功亏一篑。”
      他不撤又无法,寻不到赵构的踪迹,金人又不善于使船,不能长期飘荡在海面上,又怕狂风暴雨打翻船只,葬身鱼腹。
      金兀术返回明州,和留守在明州的聂耳,阿里蒲合兵一处,搜刮金银珠装满了数百十艘船只,开始了浩浩荡荡返航之行。
      也许是金兀术来的时候太容易,战线拉的又长,从北到南,上下几千里的距离。回去时,麻烦不断。
      金兀术军队行至常州镇江府,正与部将在船舱内饮酒,将士奏道:“江面船头上有一位威武大汉拦住去路。”不?不也喝道:“是谁如此大胆,敢拦四太子。”
      兀术笑道:“出去看看。”带着部将来到船头,见江对面的船只似柳絮似的铺满江岸,船帆高扬,船只井然有序。
      兀术心道:“看来此江不好过。”由于离的太远,看不清船头上的人,兀术令人移船向前,江岸对面那人的船只也驱动向前。
      行到近处,兀术看船头上立着一威风凛凛的将军,头戴狻猊鍪,身穿连环金丝铠甲,外披着黑色披风,被风吹得上下飘荡,身材高大,仪表不凡。
      金兀术此刻只注视着韩世忠,没有注意到他身旁的女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兀术隔着江面问道:“将军是何人。”
      韩世忠道:“浙江制置使韩世忠。”
      兀术道:“将军若想与本元交战,不妨立下战期。”
      韩世忠看了金兀术的部队,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蜿蜒数十里,前面的帆船高大,后面的帆船大小不已,金兀术的船队,除了一些提前造好的,大多数都是临时征调渔民的船。不像他的战船大而整齐,可是金人数量众人,加上被收服的汉将汉兵,有十多万。暗想:“我军只有八千人,硬拼怕是拼不过,不如先约下战期,带回去想个法对付他。”答道:“今日权且让你在江面上歇一天,明日在此一战。”
      说罢,一挥手,令部将撤出江面。不?不也道:“韩世忠撤了,我们冲出去。”
      兀术笑道:“韩世忠会这么容易撤退吗?前面定有埋伏。”聂耳道:“属下愿去探路。”
      兀术道:“好,快去快回。”聂耳领一队人马划船行了几里,前去探路,果见在金山和焦山两座山脉相连的港口有宋兵埋伏,忙返回奏道:“金山,焦山两座山脉港口处埋伏着大量宋兵。韩世忠把出口堵死了。四太子这该如何是好。”
      兀术令人取来地图,道:“这江面之上有两座相对的山脉,本太子今晚登金山窥探宋军的虚实。好找出宋人的弱点,也好排兵布阵,一举歼灭韩世忠。”
      哈迷蚩赞叹道:“四太子所言极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四太子要去,便可早些去,免得让韩世忠占了先机。”
      聂耳道:“属下愿和四太子一同前往。”兀术想了想道:“我轻装上山,速去速回,人多了必定会惹宋军猜忌。若是我一个时候不回,你可派兵接应我。”
      兀术挑选上百个英勇将士,跟随他一同前往,策马奔金山,站在高处见宋军的战船部署看的一清二楚,宋军占领的是宽阔的水面,其港口入口就像是一个蛇头,出口像蛇尾,中间港湾弯曲错落倒像是蛇身,又观宋军战船布置错落有致,井然分明。
      兀术笑道:“宋军摆的是一字水蛇阵。本太子知道如何破敌了。”忙策马下山。马行至山腰处,鼓响如雷,呐喊声震天,嚷道:“活捉金兀术,活捉金兀术。”
      金兀术听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分不清宋军人数,无心恋战,只想策马下山,长刀一挥,砍到了拦在前面的宋兵,策马从宋兵的尸体上踩踏过去。
      忽然山侧面蹿出一匹快马,马上坐的正是韩世忠,提着阔刀朝金兀术杀来,兀术拍马迎战,长刀一扬朝韩世忠脸面刺去,世忠侧头避过,举起阔刀挡住金兀术的长刀,兀术见韩世忠力量大,居然能够挡下他这一刀,刀柄转动,刺他心口,世忠横刀相拦,只听的铛的一声,刀尖砍刀了阔刀刃上,铛铛棱棱的冒着火花。
      兀术转刀向下劈韩世忠的马匹前蹄,世忠急急勒马,使得前蹄上扬,后蹄子着地,避开这一刀。兀术趁着这个空隙,调转马头,朝山岭险峻处一跃,马蹄安安稳稳的落到小道上,策马逃走了。
      世忠赶马朝下一望,心生恐惧,又暗自佩服既金兀术的马术,这小道险峻湿滑,稍微不小心,便会跌落山沟,流入江中,即便不摔死也会淹死。
      兀术策马奔下山,忽然一阵箭雨从山两旁往上射来,兀术心道:“好你个韩世忠,成心要自我于死地。”正打算冲杀出去。
      忽听到山下一阵呐喊、厮杀声,兀术定眼一瞧,是聂耳和不?不也率领部将来了。
      兀术欣喜若狂,扬鞭跃马,将阻挡在面前的宋军踏成肉酱,赶来和聂耳不?不也汇合。聂耳道:“四太子没事吧!”
      兀术道:“没事,快走。”金兀术上山时带领着数百将士,退山时只剩下十余人。韩世忠探得金兀术被部将救走了,领着兵马退回镇江府。
      韩世忠闷闷不乐的回到府内,梁红玉道:“将军怎么了。”
      韩世忠叹道:“没捉到金兀术,反而让他探得我军的部署阵法。他定会识破一字长蛇阵,明日交战对我军不利。”梁红玉想了想笑道:“这是好事,将军为何闷闷不乐。”韩世忠疑惑道:“好事,怎会是好事。”
      红玉道:“贼人既然识破将军水蛇阵法,定会按照长蛇阵的法子破阵,攻其头,掐其尾,斩其腰。若是稍加改变,贼人的如意算盘不就落空了。”
      世忠豁然道:“有道理,夫人说的是。还请夫人赐教,如何稍加改变。”
      红玉道:“明日将军与敌人交战,设立三军,中军交给我统领,帆船上只管装设强弓劲弩,石块弹药防御敌人,将军统领前后两军,我在中军立一高鼓,竖一高旗帜,将军看我旗帜鼓声行动,我旗帜指向东,将军便打向东,旗帜指向西,将军便打向西。鼓声响起,将军只管进不管停,鼓声落,将军立即收兵,如何。”
      世忠道:“夫人好计策,本将军这就令人去布置。”
      红玉道:“将军不可声张,让敌人知道察觉出来,便不好了,既然敌人认为将军摆的是长蛇阵,就让他们以为是长蛇阵好了,蛇头,蛇尾不能动,那是守护敌人的关键所在,蛇腹到可以抽调出来,按照妾身所说的,分

第47章 搜山检海捉赵构,巾帼须眉困兀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