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我门墙,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我有三问,若回答符合我的心意则可成为我亲传弟子。”
王明阳和其他腐儒不同,没说什么废话,直言道。
“第一问,问的是汝等志向。”
“身为儒家弟子,志向有多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成就。当然,相应的志向也需要匹配应有的能力,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江枫你作为为师收的第一个学生,那就先从你开始吧。”
王明阳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腐儒,而是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看法,所以问的问题也直指根源。可以说这个问题会回答起来很简单,但是往往就是简单的问题最难回答,尤其是这种直指本心的问题。
“我的志向是成为和老师一样的大儒,受人尊重和敬仰。熟读经史,腹有韬略。可治理一方,可教书育人,德才兼备,闻名九州。”
江枫侃侃而谈,目光中充满向往。心想着自己有如此大志,凡事以方儒为标杆准则,体现了尊师重道的表现,江枫势在必得。
王儒听完江枫的回答,只是点点头表示知晓,却没有明确说什么,然后又将目光看向林采臣。
“禀告王儒,我之志向曾与知鱼兄谈起过。”
“我和知鱼兄一路上交流了很多收获颇多,也看到了世道的艰难。后来,知鱼兄送我一把法器铲子。我曾手握此铲立下誓言,矢志要为秦国之崛起而学儒。”
“我志愿要用手中之铲,铲除世道妖魔鬼怪,铲除秦国贪官污吏,铲出一方太平世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黎民不受冻,不挨饿,让秦国昌盛繁荣。”
林采臣对王儒拱手。
“好大口气!居然妄想用手中破铲,铲出一个朗朗乾坤。铲出一个太平盛世?也不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本事!”
“你这话说的也狂妄了,至今还没人敢这么说。身为儒生,还是踏实点好,不要哗众取宠。”
江枫却是无法再听下去了。他完全没想到,林采臣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
相较之下,江枫刚才的志向就相形见绌了,所以直接开口诋毁道。
“为秦国崛起而学儒。”
要知道儒家和秦国的关系水火不容,此话一出是犯了儒家的忌讳,方儒此时心里肯定不高兴的。因此听林采臣这么说,江枫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我只是秉直而言,心中所想,此生必躬行之。不管我是否有幸能成为方儒入室弟子。”
“此事,我一定是要做的。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我说的!”
林采臣却不管江枫的奚落之语,说完退到一旁。
王明阳听完林采臣刚直的言论,左手捋了捋胲下的胡子,频频点了点头。眼中精光闪烁,依然没说什么。
“沈知鱼,现在到你了。”
“方才有人大言不惭,要知道你连儒生都不是,你不会也有什么惊人之语吧?我料你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江枫今天感受到了来自林采臣带来的压力,此时危机感十足,亚历山大。忍不住刺激一下沈知鱼,希望他知难而退。
沈知鱼原本不愿意参与林采臣机缘之争,但是涉及到自己身家性命,却也不得不争。更何况江枫还在一旁冷嘲热讽的。
真是让他受不了。
沈知鱼仅是思考片刻,于是大步向前迈一步。对着方儒一揖到底,随后站直腰身,神态肃穆,目光坚定,直视前方。
“我平生之志向,不求财,不求名,不求权。”
沈知鱼顿了顿,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
“惟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一出,突兀的青天白日响起一声惊雷轰鸣,滚滚雷霆在耳边响起。
客栈房间内,沈知鱼面前凭空出现了四段文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段文字竟然是儒家清气组成,伴随着一道道儒家浩然之气不断汇集,灌入沈知鱼身体。
“天人感应,居然出现了天人感应...采臣兄,你刚才说的那段话被儒道认可了,不仅响起了天道雷霆之声,
第11章 不是装,而是为大秦带来光[1/2页]